丹东市中心医院
  • 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 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 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
  • 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
  • 所在位置
  • 文化随笔
天使之声
浏览:(3414) 发布时间:2007-11-16 10:23:23

 

 

    9月我院中医科收治了德国人卡拉汉次,10月8日卡拉汉次亲自向院领导赠送了锦旗“医德高尚 精心医护 异国他乡 温暖如春”,并特别感谢了她的特护王轶卿,王轶卿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这位外国病人的信赖与肯定,与她平时知识的积累以及高度的责任心是分不开的,我们院报为此对她进行了专访。                          

 

我的英语特护工作

 

   

 

    一、正式工作前的准备

 

    应领导的委派我于9月25日到中医科708病房护理德国病人卡拉汉次。9月24日晚接到通知后,我马上整理手头的英语资料,把可能用到的临床用语、英语口语整理成册,反复听说,纠正发音,强化记忆。当晚19点我来到了中医科护士站。通过查看病志,与值班医生护士交流,初步了解了患者的病情。然后找来卡拉汉次的中文翻译了解卡拉汉次发病当天的一些情况以及患者平时的饮食习惯,性格特点,现在的情绪等等,以便更好地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询问得知患者的基础病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这次是以脑梗为主要症状入院的。紧接着我于20:45去见了患者。卡拉汉次当时的状态不是很好,但很高大,虚弱,双足疼痛,右足水肿,言语不清,口角歪斜。这是初步的评价。与其交流,告诉他从今天起我就是他的护士,是受领导的派遣过来帮助他的,如果他哪里不舒服可以告诉我。他的发音,不是很纯正的英语,也不是美语,有比较重的奇怪的口音。21:30从708告辞之后我找了一家网吧,查找关于德国人,关于日尔曼民族,关于痛风,以及关于脑梗的一些资料。以便对症下药,知己知彼,不辜负领导对我的期待与重托。

 

    二、我一天的工作

 

    早晨,我早早来到病房,向夜班护士了解晚上的情况。如:患者的睡眠,病情变化,情绪变化等。当每次进行处置时,我就跟他解释:现在要给您输液了,可能有一点疼,别紧张,一会就好;你要吃饭了,现在要给您扎胰岛素;现在该吃药了,这个药是帮助你控制痛风的,吃这个药的时候多喝水,喝水对治疗你的疾病是很有帮助的……通过与他交流、沟通,慢慢地,他对治疗的抵触情绪消失了,信任产生了,关系融洽了。他变成了一名很听话的患者。告诉他需要卧床,他就一动不动地在躺在床上。欧洲人的皮肤可能比中国人的要敏感,不到两个小时,他的屁股就变得红扑扑的。前几天他的家属(他中文翻译的亲戚)跟他讲不通,就给他被动翻身。卡拉汉次长得比较高大,被动翻身时两个大男人都弄不动他。当需要翻身的时候我只要跟他说:“卡拉汉次现在需要翻身。你先平躺,然后向左面翻,请配合我们这样你才会觉得更舒服。”这样翻身就变得容易很多,再也不像打仗了,他的家属再也不会为了定时给他翻身而烦恼了,同时也避免了褥疮的发生。在他发病前他早晨是吃面包喝咖啡的,因为疾病医生告诉他现在不能喝咖啡了。他很不理解就问我,“我已经喝了几十年的咖啡了,现在为什么不让我喝咖啡?不让喝咖啡我就不吃饭了。”我就跟他解释,咖啡因对心血管的影响,对心率、心律的影响。德国人脾气很倔,有时候认准的事任谁说也不听。那时我只有使出杀手翦“你现在在医院里,是病人,你得听医生的话。这样你才能早日出院,才能早日回国。”晚上,等他吃完晚饭跟他道晚安之后我再离开病房。然后根据白天的情况,到网吧去查资料以充电。

 

    三、我的感触——跨国的亲情在病房里延续着……

 

    在中医科病房的几天,让我感触颇深。卡拉汉次是德国人,外国人,我们对他很重视。医疗上很精心很科学,护理上很周到很细致。我们这样做,因为他是外国人也不仅因为他是外国人。首先因为他是一个病人,一个在外地的病人,身边没有一位亲属,他是孤苦无依的。他,一位76岁的外国老人,远涉重洋,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来到丹东,要为我们丹东的建设贡献力量。他病了,他的身边没有亲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就是他的亲人!那天,他的床因为尿失禁湿了,家属(他德国翻译的亲戚)没有发现。孙桂华护士长过来查房发现了,就找来几位护士,亲自帮着把床单褥子给换了。这是事后家属跟我将讲的,讲的时候还很激动。中秋节到了,卡拉汉次吃上了无糖的月饼。可是……记得那天是孙林主任的夜班,因为卡拉汉次的病情有了变化一直到下午一点也没有吃上中午饭,更不用说跟家人团聚了。因为饮食习惯他吃不惯中餐,我就到超市给他买来面包、奶酪。他不爱喝白开水,我就给他找来无糖的浓缩饮料让他兑水喝……细致入微的护理就在这样一个个的不经意间。他在中国没有亲人,但是我们这些医护人员胜似他的亲人。他说,“我在中国没有亲人,但是我享受到了中国亲人给我的温暖。丹东不仅风景美,人更美,我喜欢丹东。”跨国的亲情在病房里延续着……

 

    四、卡拉汉次病愈归国

 

    随着时间的流逝,卡拉汉次的病情日趋稳定,我和他的关系也熟稔了起来。因为病情,他需要经常进行脑力练习和语言功能的锻炼。于是闲暇时我就跟他谈论谈论天气,德国女足,中国,丹东,丹东人,丹东近几年的变化等等。他喜欢中国的古典文学曾经看完了中国四大名著的德文版。他喜欢唐诗,会说几句中国话,能读拼音。于是我给他买了一本唐诗300首,给他讲诗的意思让他练习朗读,来了客人就让他表演。他很喜欢这种练习方式,并引以为傲。当出院时他已经会“黄河入海流”和“曲颈向天歌”了。卡拉汉次为了表达对医院的感激于10月8日向医院赠送了锦旗“             ”。在卡拉汉次归国前,他的眼角湿润了。他跟我说“我明年还来中国,来丹东,来中心医院看望这里的医生、护士,看望我的中国朋友们。”我们护理了一位外国友人卡拉汉次,他把我们的爱,把他在中国感受到的温暖带回了德国,带到了欧洲。因为爱的延续,卡拉汉次会介绍更多的卡拉汉次们来到中国,来到丹东,考察、投资。

 

    五、后续

 

    10月10日卡拉汉次飞德国法兰克福。10月11日21:30他的翻译打来电话“请中国丹东的朋友们放心,卡拉汉次已经安全到家,他第二天将到医院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再次感谢丹东市中心医院的医生和护士。”

 

   六、在此也谨祝卡拉汉次:保重身体!健康长寿!!

 

 

 


医院地址: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山大街338号
电话:0415-6161187(24小时咨询电话)
电话:0415-6161984(24小时咨询电话)
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