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从医学生到医生,从医生到教师,从临床到课堂。十年住培带教路,一路走来,不乏一些体会和思考,今做一小结,为己反思。
每一个住院医师就像一面镜子,有时候看他们就像看到曾经地自己。除了稚嫩地模样,更多地是对临床地期待、失望、迷茫而后重生地过程!无论如何心态真的很重要,而心态除了源于学生本身地内在驱动力之外,也源于指导医师的正面输出,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正能量、积极向上地引导。
临床教学任务很繁重,尤其在忙碌地工作中还要带教,所以身为指导医师教学态度要明确,我们除了一份任务之外,更多地是一份责任。愿意倾囊相授 、自我定位准确、学生不是你的附属、老师更不是高人一等,我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行,彼此成长。耐心、细心,爱心、责任心、四心归一,彰显师德!简单八字,做到不易,且行且努力!我认为指导医师除了教授临床知识之外,更多的是要教学生为人处世和人际沟通,如何与患者、家属及同仁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也是很重要的。毕竟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他们更好的开展临床工作的必备条件。
此外,指导医师的教学尺度亦很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很重要,每位住院医师都是独立的个体,要因人、因才、因时施教,注重个体化,合理把握尺度与情感、师生关系要恰当,包括学会接纳学生的缺点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接纳新思维,新观念。
不仅如此,我认为身为临床指导医师更为重要的是教学的深度,也就是说一定要有夯实的专业知识。正所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指导医师除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之外,专业知识就是深度的体现。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好的指导医师能把里外讲通,把一个知识点向下挖掘,让学生有种茅塞顿开之感!将一连串知识点关联起来。遇到病例,可以和住院医师从一个病例发散,再从几个相同病例共同看,会让学生对一种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有更深的印象和理解。最后还要鼓励学生查阅文献。知识在不断更新,同样从文献中去不断汲取新的理念和新的进展,甚至是一些前沿的知识。
以上仅仅是我的一点临床带教感悟和经验,其实每个指导医师都有自己的擅长和不擅长之处,甚至不同的性格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都不一样,但无论如何,对于我们住院医师来说,人这一生除了学习固有的知识之外更多的是要学会情绪的控制,学会心态的成长!对于临床指导医师来说,教学相长,本身就是一个彼此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