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中心医院
  • 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 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 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
  • 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
  • 所在位置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 谈谈结直肠肿瘤筛查那点事儿
浏览:(7592) 发布时间:2021-9-23 9:40:14

现代研究已证实,国人的结直肠肿瘤发病率正日趋增高,癌肿“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亦被民众接受,“肿瘤筛查”倍受重视;但结直肠肿瘤筛查方面的各类乱象也很多,让不懂行的群众无所适从,往往无法正确取舍,进而延误诊治。

在结直肠肿瘤筛查方面,有比较权威性的意见么?在此,科普一下“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结直肠癌诊疗指南”中,结直肠肿瘤筛查方面的专业建议。


(一)、谁要筛查?

显然,自青少年以上,不分年龄及阶层,但凡对自己结直肠状况有担忧者,均有必要查结肠镜明确情况(结肠镜是结直肠癌检查的“金标准”)。“有病早治、无病心安”,这种主动应对的健康保健意识值得鼓励,总体而言利大于弊,但以上情况,实际上不归类于结直肠癌筛查。

“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20版)提出,两类人群需要筛查:1、无症状健康人群:50-74岁个体(现行国内大肠癌筛查目标人群为40-74岁);



2、高危健康人群:包括:①、既往检查发现有结肠息肉(结直肠腺瘤)疾病者;②、家族(有密切血缘关系)中有结直肠肿瘤病人者;③、患有“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克隆恩病”等炎性肠病者。

对高危健康人群的筛查,专业性较强,建议去正规大型综合性医院专科随访,本文不予涉及;现主要探讨无症状健康人群筛查。

(一)、对无症状的健康人群,有哪些适宜的筛查手段?

目前主要筛查手段有:⑴便潜血检查:包括化学法便潜血检查、免疫法便潜血检查(即FIT法);⑵、钡灌肠;⑶、(直)乙状结肠镜;⑷、结肠镜;⑸、CT结肠成像检查。其中,“(直)乙状结肠镜检查”在癌肿初步筛选时有一定作用,但其检查范围局限,不能作为确诊筛查手段;“钡灌肠检查”因为准确率不理想,已经被2021版“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结直肠癌诊疗指南”明确剔除出筛查方案;对无法检查结肠镜的病人,“CT结肠成像检查”可以作为一种备选方案。

(三)、无症状健康人群的筛查流程是什么?

显然,自行定期查肠镜健康体检者不需要计入本流程。对于那些没有定期结肠镜检查预案的无症状健康人群,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的建议是:⑴首次筛查时,认真准确地填写“结直肠肿瘤高危因素问卷”,然后进行“免疫法(FIT法)便潜血检查”,其中任何一项异常,都需要检查结肠镜,当有异常情况出现,除了进行相应诊治,还需要进入“高危人群”筛查管理流程(本文不涉及);如果结果显示正常,则进行后续筛查,即:每年进行一次“免疫法(FIT法)便潜血检查”;⑵若首次筛查结果正常,就继续每年重复一次“FIT法便潜血检查”;哪一年发现了异常,就重复步骤⑴,不断后续。补充说明:病人无法检查结肠镜时,可以进行“CT结肠成像检查”。



(四)、谈谈对结直肠肿瘤筛查的个人临床诊疗体会

记得在2006年,某份国内研究报告中曾经预测,到了2020年,国内大陆地区将迎来各类肿瘤疾病的爆发流行。近年来的临床所见所闻,昭示着以上判断并非“空穴来风”。因此,各类癌肿的早期发现,意义重大。结直肠肿瘤若想得到“早诊断”,就需要对癌肿筛查工作格外重视才行。“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结直肠癌诊疗指南”很具权威性,其关于筛查部分的意见可行性非常高,值得落实。而本文作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跨过“便潜血检查”,一步到位直接查“结肠镜”,早诊断“结直肠癌”的效果尤其可靠。

鉴于眼下国内结直肠肿瘤流行病学现状,本人主张:自青少年以上的无症状健康人群,(尤其40岁以上),但凡有相关顾虑,都有必要直接查结肠镜明确情况。当然,此仅为一家之言,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种防病思路。


医院地址: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山大街338号
电话:0415-6161187(24小时咨询电话)
电话:0415-6161984(24小时咨询电话)
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