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肠息肉你了解多少?
浏览:(8531) 发布时间:2020-12-11 9:34:40
1.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是指肠粘膜表面突出的异常增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提下,统称为息肉。
肠息肉可分为肿瘤性与非肿瘤性两大类。肿瘤性息肉中最常见的为腺瘤,有恶变倾向。非腺瘤性息肉包括错构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幼年性息肉、Peutz-Jeghers综合征 (又称黑斑息肉综合征) 等属于此类。所以,肠息肉是会癌变的,但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会癌变。
2.如何发现它:
肠息肉一般没有症状,无声无息成长,巨大或多发息肉可能有以下临床表现:1.大便带血;2.便秘;3.腹泻;4.腹痛;5.大便性状和排便习惯改变。
我们发现的肠息肉,几乎全部都是做肠镜体检的时候无意发现的。所以,体检做个肠镜。怕疼?还有无痛肠镜可以选。
3.发现肠息肉怎么办?
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会癌变,但一定不能放过容易癌变的息肉,它们就是“定时炸弹”。息肉生长缓慢,但长到一定的时候可能会转变为结肠恶性肿瘤,特别是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是结肠恶性肿瘤的主要前期病变,因此,一旦被检出息肉医生会告知你最好择期在肠镜下切除息肉。这项治疗也是目前预防结(直)肠癌的最有效手段。
消化科医生建议:
即使没有任何胃肠道的不适,如果到了40岁,也应该尽早做一次肠镜,此时,如果有息肉,大多都还是良性的应及时切除掉,就能防止演变成肠癌。特别是有肠癌家族史的朋友,更要提前到30岁左右做一次肠镜,这样更为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