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何冬季易频发心血管疾病?
1、冬季,天气骤然变冷,人体新陈代谢缓慢,血液黏稠度增加。老年人普遍存在动脉硬化症状,如遇寒冷空气袭击,便会全身血管收缩, 血流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很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肌梗死。
2、由于天冷,人们的户外活动和运动也减少了,血流速度和血液循环相对较慢,血液粘稠度升高,更容易形成血栓,冬季天气干燥,呼吸会消耗大量水分,加上日常补水不足,导致血液黏稠度过高,进而使血液流通不畅,可致使血管堵塞。
二、冬季如何远离心血管疾病
1、注意保暖
冬季寒冷刺激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人会选择“猫冬”,这种形式,其实这样对身体很不利,少活动会减弱身体各系统抗寒能力和机体整体抵抗力,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同时,心血管患者天冷时,应避免晨练,避免因冷空气刺激诱发心绞痛发作,最好在上午10点以后或太阳出来后,相对暖和的时间再去晨练,锻炼中不要选择剧烈运动方式。
2、适当饮水
冬季是一年中比较干燥的季节,再加上冬季供暖,房间内空气湿度不够,限制饮水会使血液中的水分更显不足,增加卒中发生机会。此外,夜间人体血流缓慢,所以,老年人晚上不宜过分限水,睡前可喝一杯温开水。
3、避免感染
寒冷使人体抵抗力下降,而且冬季流感高发,易感染致病微生物,可能引发肺部感染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冬季应采取积极的防守保暖措施。外出时应避免去往人流聚集地,去往人流聚集地时,应适当做好防护,如口罩、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4、平衡膳食
冬季天气寒冷,大家习惯性摄取热量较高的食物,餐桌上各种肉类食品明显增多,比如涮锅、烤肉等,很容易造成血脂在短时间内增加,血液的黏稠度随之增加,故应少选用肥牛、肥羊、肥肠等,可多选择鱼类等海产品,平衡膳食。
5、调节情绪
岁末年初时,奋斗在职场的中青年人往往又处于一年中最忙碌、压力最大的时候,同时各种应酬饭局增加了高脂饮食的摄入和过量烟酒的消费,近年来心肌梗死趋于年轻化,作为年轻人,也应注意心理疏导,释放压力,给予自我一个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
6、遵医嘱服药
平时一定早遵照医嘱嘱托服药,切不可擅自停药、随意更改剂量,最后,有慢性病的老人外出时要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当出现呼吸困难、肢体麻木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