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4周年纪念日,为了警示全社会铭记震害,勿忘逝者,市地震局组织开展地震应急培训会,我院应市卫健委要求派出5名应急队员参会并开展应急演练。
本次演练本着全民参与、自救互救的主题思想,更贴近群众生活。我院应急队员在演练中所携带的工具装备也均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用品,包括床单、手巾、衬衫、棍子等。
首先,演练的科目为心肺复苏。我院派出2名应急队员,一名队员负责解说,一名队员负责操作,将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分解进行,目的是让群众清晰认识每一步的具体操作,演示完毕后,现场邀请了一位观众进行实践操作。
接下来,演练的科目是止血、包扎。正常的止血、包扎是需要三角巾、敷料等物品,但是日常生活中家里很少有,于是应急队员将床单裁剪成三角巾,同时利用手巾当敷料来进行止血包扎。
最后,应急队员演示的是如何就地取材,制作简易担架。用床单和两根木棍制作担架的方法:打开床单,将木棍置于三分之一处,折叠,使木棍的两头露出于床单外。将另一根木棍压在折好的床单上,反折约2寸,翻转床单长的一端,覆盖木棍。抬人时握紧床单。在没有床单的情况下,用木棍和外套制作担架的方法:将外套拉链拉好,使衣袖翻转在内。使衣领在下,衣背朝上。再用两根木棍分别穿过两个衣袖。用另一件外套按照上面的方法从两木棍另一端穿入,如果长度不够,就在木棍上再加一件衣服。
本次演练中,应急队员所演示的急救方法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听起来通俗易懂、操作起来简单实用。通过此次活动,使广大市民从直观上认识到防震减灾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了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增强了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提高了基层参与防震减灾活动的自觉性和科学应对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