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后为什么要注射破伤风预防针?
浏览:(5192) 发布时间:2013-1-27
得了破伤风是会丧命的,因此多数人受伤后很害怕破伤风的发生。在门诊做完TAT(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后,一看结果呈阳性(意味着对TAT过敏),很多伤者忧心忡忡,辗转多家医院要求注射不过敏的或中药的抗破伤风药物。在一些非专科医院得到了无药的答复后,越发寝食难安。笔者作为专业人士,特从以下方面作些介绍,或许对读者有些帮助。
哪些情况下需要预防注射
凡是容易产生缺氧环境的创伤,均需要进行预防注射。一是被明显污染的伤口;二是窄而深的伤口;三是严重的开放性损伤,如开放性头部外伤,开放性骨折,烧、烫伤(尤其是有结痂和浑浊水疱者);四是处理不及时或处置不当的伤口;五是受伤一段时间后需取异物者。
平时怎么进行预防
一是自动免疫:儿童在0~6岁共接受过5次破伤风疫苗注射,体内可产生有效浓度的抗毒素,并维持5~10年;
二是被动免疫:伤后注射体外产生的抗毒素,即TAT或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前者量大,因从牛或马的血清中获得,作为一种异蛋白易致过敏;后者由人体产生,不会产生过敏反应,但来源少。
对TAT过敏怎么办
一般来说,70年代后出生的居民,都注射过白百破三联疫苗,即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疫苗。
如果伤者在10年内注射过破伤风疫苗者,只需到各级卫生防疫站注射0.5ml破伤风疫苗,即可预防破伤风;如果接受疫苗注射超过10年的,若伤口污染不重,也只需要注射0.5ml破伤风疫苗激,即可激活体内已有的抗体。若伤口污染重,有经验的医生会为其酌情处理。
如果医院有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则可肌注该药250~500单位。
如果医院缺乏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可以进行TAT的脱敏注射,肌注4次,各为0.1ml、0.2ml、0.3ml、0.4ml,每次注射后观察40分钟,只是脱敏注射仍有产生过敏反应的危险。
最后要强调的是,所有伤口都应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理,避免产生破伤风杆菌容易生长的缺氧环境,这是预防破伤风的重要一环。
另外,关于伤者常关注的抗破伤风中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由权威医疗部门认可的中药预防破伤风制剂,伤者不必为此费心或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