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中心医院
  • 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 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 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
  • 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
  • 所在位置
  • 健康科普
冬季呼吸道疾病应对办法
浏览:(4190) 发布时间:2009-12-21

  不可忽视干燥对呼吸道疾病的影响

  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等较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对居室环境都是比较敏感的。其中,空气湿度对呼吸道疾病的影响最大。因为研究结果和临床实践都证明,只有当居室空气湿度达到55%~65%时,才比较有利于各种下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湿度偏低,常常会导致病情加重。   冬季发生暴冷天气时,常常并不伴有降水,即所谓的干冷,这个时候,空气湿度是较低的(一般都小于50%)。此时,正常人的气道能够通过不断分泌黏液,使吸入的干燥空气得到加湿变成饱和水蒸气,从而顺利通过气道并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而对患者而言,由于致病菌的侵入,气管及肺组织水肿,有炎性分泌物渗出而成为痰液。此时如果空气湿度过小,就容易造成痰液黏稠或结成干痂不易排出,这样,不仅使得贮留的痰液成了病毒和细菌的滋生地,从而进一步加重感染,而且结成干痂的痰液会固定于支气管黏膜上皮,使得黏膜顶端的纤毛不能依靠正常运动来帮助排痰,从而进一步破坏黏膜纤毛的生理功能。

    所以在冬季,尤其是突发干冷时,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含量。比如,可以通过室内地面洒水的办法,提高室内的空气湿度。室内生炉子或取暖时,可以在炉子上烧一壶水(注意,壶盖不要盖严),使水分蒸发;或者在室内晾一些潮湿的衣服、毛巾等,以提高空气湿度,从而有利于避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或减轻其症状。

    耐寒锻炼是一种好的预防措施

    谈及如何预防感冒和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复发,医生常常会这样提醒:在冬季里,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当有暴冷天气时,要及时增加衣被,避免受凉;早晚出门最好能戴上口罩,以减少冷空气的直接刺激等等。从短期效果看,这些保暖措施无疑对预防呼吸道疾病是有作用的。但从长远看,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都可通过耐寒锻炼,使人体对寒冷适应以应付暴冷,从而达到防病健身的目的。
    挪威一位科学家曾对山区中学生进行过抗寒锻炼的研究。受试学生白天在户外打猎捕鱼,晚上只盖一条毛毯露宿在气温为3℃左右的野外。两周以后,这些中学生已经能在这种低温环境下熟睡,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受过寒冷训练的学生,感冒发生率竟然为零。

    耐寒锻炼的方式很多,冬季散步、慢跑、做广播操、打太极拳、擦洗冷水澡等等,只要是接触寒冷的运动,都算是耐寒锻炼。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方法,都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最好能从秋季就开始,老年人可选择运动量不太大的项目,避免因剧烈运动而突然加重心肺负担。这里,最值得推荐的当属“室内冷水浴”:刚开始,水温选择15℃,渐渐可降至8℃;先是冷水洗脸、局部擦身,最后可进行全身冷水浴。如果能坚持一个冬天的冷水浴,将大大提高人的抗寒能力,避免或减少在暴冷时患感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机会。

医院地址: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山大街338号
电话:0415-6161187(24小时咨询电话)
电话:0415-6161984(24小时咨询电话)
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