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眩晕的诊治进展
颈性眩晕是指颈部疾患所至的椎动脉受刺激(或受压)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症状。常以头晕、头痛、恶心伴颈部酸痛为主要症状。往往易与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症引起的脑供血不足混淆。
椎动脉的解剖
椎动脉第一段:自锁骨下动脉分出,至颈6横突孔之前的部分,其后有星状神经节;第二段:为颈6横突孔至环椎横突孔部分,横突孔与钩椎关节比邻,孔内还有椎静脉、交感神经丛通过;第三段:位于枕下三角,从环椎横突孔经环椎后弓的椎动脉沟,向前穿环枕后膜入椎管,上升入枕骨大孔。第四段:椎动脉经枕骨大孔入颅部分。
颈性眩晕发病机制
由于颈椎旋转动作的50%由环枢关节完成。颈椎屈伸活动有50%由环枕关节完成,
同时椎动脉第三段有4个弯曲,由于此处血管长度增大,弯曲增多,颈部的过度旋转对血流带来不利。正常情况下,头向右侧转动时,右侧椎动脉受到环枢椎挤压,血流减少,左侧加以代偿,如此段椎动脉穿行部位的软组织(枕下三角、环枕后膜)劳损痉挛、或环枢关节功能紊乱,使椎动脉受刺激而反射性痉挛,当头转向健侧时,患侧不能代偿,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另外交感神经受激惹可至椎动脉痉挛进而引起椎基底动脉缺血,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由于颈椎后关节、钩椎关节、横突及部分椎管内结构均有交感神经末梢分布,环枢关节半脱位,及中下部颈椎椎体不稳、移位,可直接刺激和牵拉、压迫交感神经纤维,也可以由于椎间盘突出,间盘源性疾病影响反射性激压椎管内交感神经,而引起眩晕、头痛等症状。
颈性眩晕的治疗
颈性眩晕在颈椎病中属于疑难病症,用扩血管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有的病情越来越重,深受折痛苦折磨。我院疼痛软伤科经多年的研究,数千名患者的治愈经验,证实采用微创针刀松解术、美式脊椎矫正术治疗此病疗效显著。
微创针刀松解术,可以有效松解枕下肌群的粘连、挛缩,缓解肌紧张,消除无菌性炎症,解除交感神经激惹症,从而解除椎动脉的受卡压或痉挛的症状。
美式脊椎矫正术,为目前国际常用的脊椎矫正方法之一,由李大勇医生在国外学习应用五年引进,此项技术填补了丹东市空白,该疗法通过特殊手法矫正骨关节错位,使其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因此在这里手法的治疗显得非常重要。
我院疼痛软伤科医生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该方法疗效显著,患者无痛苦,且见效快,从根本上解除病因,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