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的检查技术,是大脑半球的生物电活动,通过电子放大器放大并记录下来,呈节律性脑电活动。脑电地形图不仅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器质性病变,还可用于功能性疾病的诊断,如精神病、原发性癫病、老年痴呆及儿童智能发育不全等;并可观察器质性病变对周围脑组织功能的影响。此项检查技术既能进行病理诊断又可功能诊断,目前临床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器质性疾病的诊断
1.大脑肿瘤的诊断,并可对恶性与良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2.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尤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起到超前诊断的作用,它可早于CT和MRI,在梗塞灶未形成前只有功能改变时即可显示出脑缺血部位的影像。
3.脑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如各种脑炎,脑脓肿和脑寄生虫病等。
4.脑部变性性疾病和脱髓鞘疾病的诊断,如多发性硬化,运动神经元性疾病等。
5.锥体外系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震颤麻痹等。
6.先天性疾病和其他疾病的诊断,如脑发育不全、脑积水、一氧化碳中毒等。
7.脑外伤尤其是脑损伤早期
8.脑死亡的诊断。
二、功能性疾病的诊断
1.原发性癫痫诊断治疗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并可对原发性与继发性癫痫进行鉴别诊。
2.各种头痛:血管性头痛及神经性头痛鉴别诊断。
3.脑器质性病变对其周围脑组织功能影响的判断。
4.老年痴呆的早期诊断,评价老年智能。
5.评价儿童智能和学能。
6.精神科 疾病的诊断,如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等。
三、疾病疗效预后的评价
脑电地形图可动态观察大脑病变所引起的脑机能变化的情况,因此可评价其大脑病变的疗效和预后。动态脑电图主要用于鉴别癫痫及非癫痫性发作,协助诊断发作类型及起源部位。特别是临床怀疑为癫痫发作但常规脑电图无阳性发现者,或发作稀少,短程脑电图记录不易捕捉到时,或发作以主观感觉为主,缺乏可观察到的体征时。还用于癫痫的术前监测。动态脑电图的优点是记录时间长,可连续监测24小时或更长时间,因而阳性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