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13日,丹东援青海玛多人民医院医疗队由刘建立副院长带队,汇合临床内科、外科、儿科(妇女儿童医院)、护理、影像各科室骨干,一行六人,带着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一路向西,奔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人民医院对口医疗支援。
领导和同事们早早来到医院门口为医疗队举行了个简短的送别仪式。仪式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领导对下属的殷殷嘱托:"节奏慢一些,一定注意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有的是同事间的关切叮咛:"休息好再工作,一定注意安全。"
带着领导、同事和家人的关怀和支持,我们坚定信心,支援藏区医疗事业发展,一定不辜负这份光荣的使命。
大连到西宁,再到玉树。我们一路兼程,行经2500多公里,由海拔5米到达海拔3856米高原。因为玛多县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零下4℃,无法直达,我们在玉树稍做身体的调整。
到达玉树,一下飞机,就被眼前雪域草原的蓝天白云,经幡、异域风彩深深的吸引可是没过多久,大家陆续出现了不同的高原反应。
头晕、头痛,恶心,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在近4000米的海拔高度,我们收到了医院领导、同事和家人的殷切惦念。何天彪院长亲自打来电话,王泽书记也发来微信,他们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们务必保重身体。此刻的我们,心里无比的温暖,同时也更加坚定信念:我们一定不辜负领导的信任,战胜困难,保证完成任务!
经过两天的简单调整,周一的早晨,我们怀着激动、忐忑、期待的心情一路继续向西,奔赴中国海拔最高的医院: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人民医院。
玛多,藏语意为"黄河源头",全县总面积2525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零下4℃。
一路风雨兼程,路况复杂,海拔高度由3700米一路上升至4824米,沿途的风景美丽而迷人,可是我们已经无心欣赏这沿途的美丽风景。每个人都在对抗着来自高原的高海拔考验。
刘建立副院长担任此行的队长,团队中他的年龄最长,血压还高,可是一路行程,他却在克服身体的不适外,还照顾着团队的衣食住行。神经内一科的王伟忠主任,此行的高原反应最为严重,在海拔3700多米的玉树调整时,就已经没有力气下楼,可是周一的早晨,他准时的出现在集合地点,斗志昂扬的给我们打气,鼓励我们!
途径巴颜喀拉山时,已经是海拔4824米,刺骨的寒风,吹的手脸像刀割一般,空气稀薄,此时的我们都已出现剧烈的头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大家强忍着不适,坚定信念,继续挺进!玛多,我们来了。
洁白的哈达,简短的欢迎仪式,玛多县人民医院沙桑院长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热情的迎接了我们!刘建立副院长忍着剧烈的高原反应,和沙桑院长部署了我们的工作计划!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刘建立副院长说:"此次援藏之行,我们带着辽宁省丹东市卫计委,带着丹东市中心医院委以的重任,将技术和人才带来,希望针对玛多县医院的具体情况,帮助医院组建和提升相关科室,建立传、帮、带机制,将我们医院先进的管理模式移入,帮助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后记:9月18日下午近3点,我们历经6个多小时行程,到达玛多县,这里平均海拔高度4500米!王伟忠主任出现了更加严重的高原反应!呼吸困难,血压过高,心率快,嘴唇,颜面青紫,眼睑浮肿……刘建立副院长立即联系了县医院,送来了吸氧设备。
白求恩不远万里,体现着大爱无疆!
丹东市中心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用身体践行,实现着医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