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1日,中国医科大学第五届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在盛京医院8号楼报告厅落下帷幕。我院中国医科大学五年制大学生代表队以总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荣获二等奖,创造了有史以来我院实习生比赛最好成绩。
当天下午在得知比赛成绩后,滕虎成、董海滨、陈佳怡和赵欣宇四名同学立刻欢呼起来,陪同的六位指导老师也表示由衷的欣慰。
大赛注重人文关怀与团队合作
此次参赛由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17支代表队、七年制各班级14支代表队和学校2支代表队组成,每支队伍由随机抽取的四名参赛选手组成。上午初赛方式为多站式,赛站均为13站,每站操作时间6分钟;下午决赛方式为赛道式,每个赛道共有四个赛点,操作总时间限制在30分钟之内。
据了解,此次大赛除增加“问诊”这一新考核项目、在题干增加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之外,还倾向于临床思维能力、人文关怀精神及团队合作意识。
初赛中选手们稳中求胜
在初赛第一站的腹部穿刺操作中,我院选手由于刚刚入赛心情紧张,选择操作备品时间过长,只在完成麻醉这一环节就结束了比赛。但大家稍后调整心态,互相安慰鼓励,根据其它赛点工作人员出示的答题卡和提示卡内容,沉着冷静,机智排除各种陷井障碍,操作规范熟练、分工默契,圆满完成其余的12项临床技能操作,终于以五年制大学生总成绩排名第三的优势进入决赛。
决赛中选手们融会贯通
决赛模拟的是一名男患,不慎从二楼坠下,无家属陪同,身无分文,路人叫120急救车送入急诊室。选手们根据主诉分别对患者进行查体,请示医务科,打开静脉通路,胃管置入、导尿等,最后一关合作实施开关腹切开缝合术。董海滨同学说:“通过这次比赛,真正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在了案例之中,学会了融会贯通,也更加懂得了在急救中应该注重人文关怀。”
培训中指导老师认真负责
根据比赛方案,1天时间内,比赛的项目涉及内科、外科、神经科、妇科等多30多个比赛项目,同学们既要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还需有娴熟的临床技能操作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强大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临场应变能力。此次同学们之所以取得优异成绩,与平时的教学培训是分不开的。为提高培训质量,院领导给予大力支持,科教科与三位教学主任一起研究并安排培训课程表,决定由12名指导老师和2名住院医师进行系统的理论技能培训与考核。培训中,老师们利用业余时间,特别是双休日全程陪同,讲解在比赛中经常出现的障碍和容易发生的错误,手把手培训—逐一纠错—认真考核。
参赛选手们讲起培训与比赛的经历至今依然显得十分激动,表示很荣幸参赛,非常感谢老师们的辛苦陪同和耐心辅导,使我们获得了荣誉,对以后的读研和就业有很大帮助,同时也懂得了临床工作中人文关怀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