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中心医院
  • 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 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 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
  • 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
  • 所在位置
  • 医院动态
急诊室里的14小时(上) ——摘自丹东电台
浏览:(3747) 发布时间:2017-2-6 15:26:40

采访时间:2017128号大年初一晚6

采访地点:市中心医院急诊室

大年初一晚6点,市中心医院急诊室值班医生开始交接班儿了,但是,因为患者实在太多,本该下夜班的医生还要看完自己接手的患者。而从交接班儿那一刻起,急诊室里的医生实在是太忙了,记者一直没有找到跟医生好好唠唠的机会,只能更多地记录下他们与患者的沟通对话,偶尔有个一两分钟的间隔,也只能见缝插针地才能跟他们聊上几句。

从时断时续的唠谈中,记者对急诊这个岗位有了个初步印象,在急诊岗位上的医生都有着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是资格再老,经验再丰富,也一样都要面对一拨接一拨的患者。而生病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别说在春节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就是在平时,急诊室医生也都是一天忙到晚。

大过年的,急诊室到底是个啥情形?这么说吧,特别是头半夜,你站在急诊室外,只能看到里边的病人和家属,也时常会看到120救护车送来的担架车上躺着的病人,而急诊室里的医生却被埋没在人群当中。

外科急诊医生李宏,34岁,从医9年。李宏的办公桌在最靠近急诊室门边的一侧。桌子左厕是一张病床。从当晚接班儿起,不断有患者家属把病人领进急诊看外科,期间也有120急救人员把病人用担架车推进急诊室:

(出录音)

0276

057

患者①

女患者:大夫,赶紧给包扎。

李宏:怎么了?

女患者:整个撬起来了。

李宏:你怎么弄的?“嘎”(割)的呀?

女患者:刮的,一下刮得那什么了……

李宏:挂没挂号?

女患者:没。

李宏:家属去挂个号,我先领你上那面处置室。

女患者:啊,好!

0277

105

对讲机:老李啊,一会儿来那个小姑娘有个症状……

李医生:好,收到了……

0279

009

患者②家属:四五天没便了,捅了三个开塞露了,也不好使。

李宏:肚子疼不疼?

患者②家属:他刚才还迷糊,我怕把血管崩鼓包了,怎么弄?

李宏:血压高不高?

患者②家属:这两天就是血压还不高,还低了呢。

李宏:低血压?你躺床上我给你查一下。

035

摸肚子:肚子哪地方疼……

117

李宏:小肚子啊?是这样啊,这么大岁数,应该先照个相看一下,有时候怕肠梗阻啥的。

115

李宏:不是单纯的便秘,比如说这个地方长个包啥的,那种就是说不确定性。建议你先检查一下,拍个片子看一下……

(录音完)

大年初一晚上头半夜,李宏医生根本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凌晨2点半,记者再次来到急诊室,赶上一位患者家属正焦急地向李宏医生求救:

(出录音)

0286

150

家属:大夫,来一个患者,马上就要不行了,马上就到了。在家发病了,现在不行了,120说马上到了,我先到的……

(录音完)

接诊完这名患者,李宏医生终于有了空闲的时间,不知道这段时间会有多长,记者赶紧跟李医生是能唠几句就先唠几句:

(出录音)

288

643秒:

记者:别人睡的正香的时候。

李宏:头半夜忙叨,昨天晚上开放伤挺多的,都是喝酒的,受伤的。今天患者喝酒的,看,一个满手鲜血的患者直往我身上拍,没办法,他喝大了。后来东港转来了一个手的切割伤,收住院了,急诊手术。

1022

记者:断断续续的也没法休息。

李宏:我们就随敲门随到。

288

643秒:

李宏:应该20多号人了,不到30号(人)。

0271

记者:1057秒。今天这个看病时间段啊,(晚)6点钟到1040,是一个高峰,大部分。后半夜是12点、12点半、1点、1点半,上一个患者是两点半。

医生:急诊就这样,我们都习惯了。

0277

205

李宏:外科急诊,就一个字——急!

记者:我看你也挺着急,为患者着急?

李宏:咱们都习惯了。因为像外科来的,患者有喝酒的,也有那种就是全是血腥啊,或者疼的受不了啦。他自己情绪上就很激动。就说我这个病情,你给赶紧处理,咱就给尽快给他处理分流,因为有些(病),你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就是尽快让患者该住院住院,该明确诊断明确诊断,就是确保他尽快得到一个治疗。

0277

421

记者:过年这么忙碌,选择这个职业后没后悔过?

李宏:啊,已经干了这么多年了,但是看了那么些不良的报道,还是有压力的。

记者:嗯,反正医疗环境希望能越来越好吧!

李宏:那当然了,谁都希望在一个比较舒适的相对安全一些的环境下干活,不是提心吊胆。

453

记者:我看你今天晚上很难喘口气或者是睡点觉,能稍微缓解一下?

李宏:急诊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可能就是说这是歇一个小时,没有病人,但是可能转瞬间五分钟之内来了好几个病号,而且是同时来的,那就是毕竟急诊人手相对少一些,那我们就是说尽可能地请同志协助就协助,能分流就赶紧分流,或者说把病房的那些值班大夫喊过来帮忙。因为有些重的你一个人确实弄不了。这东西就是说很多不确定性吧。

(录音完)

在外科医生李宏办公桌靠里一点儿的地儿,则是一男一女两位内科医生的办公桌。前半夜,患者一直围着两人。

内科急诊医生徐承荣,男,33岁,从医8年:

(出录音)

0274

011

徐承荣:你这个反正是有点感染了。

015秒,

徐承荣:患者就吃的感冒片。有没有消炎的?

患者:有啊。

徐承荣:这个是退烧的,它俩吃一个就行。

患者:阿奇行不行?

徐承荣:阿奇行。这两个吃一种,别吃多了啊。这个是退热的,感冒的这个可以吃。

患者:好。谢谢你啊。

0274

236

徐承荣:发烧了?

患者②嗯。

徐承荣:咳嗽吗?

患者:嗓子疼。

259

徐承荣:张嘴,啊—,啊—,你这扁桃体化脓了。你上五官科吧。(306

患者:上楼上呗?

徐承荣:嗯。

女患者:好,谢谢。

二楼呗?

徐承荣:二楼,对。

0274

220

患者③上午扎好下午扎好?

徐承荣:那你就上午扎吧

一般上午扎,晚上就扎一个头孢就行了。

患者:好,谢谢啊!

(录音完)

因为看内科的患者更多,求诊频次更高,记者与徐承荣医生下边的对话是多次插空录下来的,才合成了算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内容:

(出录音)

0275

记者:今天你们交接班我看好多大夫都延迟了,晚下班了。特别忙?

徐承荣:对!刚交班的时候来个抢救的,护士长她们都没走。

记者:我在这看你接待患者特别热情,特别有耐心。

护士:这个医嘱啊……

徐承荣:我再填一下呗(笔声)

护士:你先放这给我吧!

徐承荣:行。(110秒)

0275

133

(看X光片的声音)

219

女患者④我总觉得哈,这个地方疼(电话声响)

徐承荣:肚子疼啊?

女患者:不是,后背疼(电话声响)

255

徐承荣:上床上躺着,我给你摁一摁。

患者:大夫,打扰一下,我来拿心电图单子。

徐承荣:在这。

0283

050

记者:刚才我观察了一下,你们之间的团体协作意识很强的,

徐承荣:对啊,患者来了这都不懂啊,咱得告诉他们怎么弄,有的可能认为他的病不着急,其实他的病也很重了,就像刚才那个,可能意识还行,但是他是一个心梗来的,随时都有可能心跳骤停。手续赶趟啊,先把病号先给处理了。手续后补都赶趟。

130

记者:干了这么多年,你这个岗位和你当初想的一样吗?

徐承荣:没想到能这么忙,现在一看其实这两年病号特别多,原来刚工作的时候,病号没有这么多,就这两年突然就这么多病号。

记者:在这块能根据病情分析出什么原因吗?

徐承荣:首先现在人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可能,一有点头疼脑热的可能都往医院跑。原来可能就是说在家能扛两天,扛到不行了再来医院。现在基本上有点病情都往医院跑。

244

记者:但实际上太累了。跟你们说句话太难了。

徐承荣:每个班基本都这样。

430

记者:喝口水啊,口干舌燥啊。

徐承荣:呵呵,我一般讲都讲一天的。

记者:这水杯都标配的。我看你们这些大夫啊,基本上就像从事医疗工作挺长时间才能坐到这个地方?

徐承荣:对。

记者:经验的积累很重要?

徐承荣:我们一般像急诊这块,一般都得有一定年资的才能到这。

记者:像有的患者家属着急啊,发脾气啊……

徐承荣:啊,对,这经常能遇到。特别是特别像酒后那种的。

记者:遇到过吗?

徐承荣:遇到过啊,太多了。像过节的这样的酒后的太多了,经常能遇到。

记者:又来患者了啊……

(录音完)

在这三个值班医生坐诊的急诊室里,有一位是女医生。而严格来说,她其实也是一个需要休息的病人。她却一直坚守着岗位。请关注明天的春节日记。

医院地址: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山大街338号
电话:0415-6161187(24小时咨询电话)
电话:0415-6161984(24小时咨询电话)
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