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麻醉科 回彦尧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其中非感染性甲状腺结节主要是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引起的,多见于中、青年妇女,病人的自觉症状较少,检查时可扪及多个或单个结节,质地硬韧,少有压痛。
50岁的张女士在十年前就无意中发现颈前部有一肿物,当时如鸡蛋大小,没有不适感,也无触痛,所以并未引起重视,肿物逐渐增大,在2个月前张女士自觉吞咽不适、呼吸费力,并且有逐渐加重趋势,4天前就诊于我院普外三科,行颈部CT检查发现,甲状腺肿物较之前明显增大,上端平舌骨水平,下端到达胸骨柄后,所以必须进行手术治疗。
我院普外三科在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先进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麻醉科为甲状腺手术的保驾护航工作更是驾轻就熟。但此次手术的难点不只在于肿物的巨大为手术操作带来的困难,更在于麻醉方法的选择和手术期间如何使患者的气道保持通畅。增大的甲状腺肿物已经使周围的神经、血管及组织器官受压移位,所以甲状腺手术通常采用的颈丛神经阻滞是行不通的,因为已经无法用常规的解剖定位方法来确定颈丛神经的走行。全身麻醉是唯一的解决方案,但是患者的咽腔、气管同样因受到肿物的压迫而变窄、移位,使得气管插管也变得异常困难,如果采用通常使用的快速诱导方法插管,一旦给药后因解剖结构的改变而无法看到声门,不能将导管置入气管,同时患者又因镇静、肌松药物的作用而失去自主呼吸,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很可能发生窒息,造成生命危险。
在了解到患者的特殊情况后,科室全体医生立即进行病例讨论。在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和查看相关化验检查后,决定邀请耳鼻喉科李成主任进行会诊,对患者的气道情况和插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终制定出气管插管方案,即应用纤维喉镜引导在患者清醒状态下经鼻腔进行气管插管,这样就可以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在可视条件下将导管置入,并且便于在术后保留气管插管,预防因气管软化造成窒息。
在气管内表面麻醉和咽喉部表面麻醉等准备工作完成后。插管按计划进行,当纤维喉镜镜头经鼻腔进入声门上方时发现,患者咽部不仅因肿物压迫而严重偏移,还存在其他的解剖结构异常,首先在会厌上方气道发现一1.5×1.0cm息肉,随患者呼吸成活瓣样运动,随后在会厌粘膜上又发现一黄色囊肿,会厌周围粘膜肿胀,形状不规则。
经过不断的调整镜头角度与纤维喉镜弧度等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后,最终成功将导管置入气管内,顺利完成全身麻醉诱导。手术历时2小时,成功将12×7×5cm大小的甲状腺肿物切除。
此例巨大甲状腺肿物患者的成功救治,反映了我院麻醉科应对此类困难气道患者的先进的技术水平,并充分体现出麻醉科、耳鼻喉科联合应对高难度气道建立的高效性。作为保障围术期安全的重要科室,我院麻醉科全体医护人员将更加努力地提高科室科研能力和医疗水平,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