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务科 李洋
为提高我市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处置能力,科学、规范、有序开展医疗救援工作,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及突发公共事故的死亡率,为后序治疗争取宝贵时间,市卫生局于8月7日组织了医学紧急救援的演练考核。
我院领导积极响应市卫生局号召,组建一支以老带新的年轻队伍参加培训。培训队伍由医务科马科长的组织领导,循环内科邹常奇医生、骨外科刘海军主任分别对内外科病房医生、护士及120急救人员等队员进行内外科培训指导。
队员们经过两周的艰苦培训,掌握了紧急救援基本知识,能够处理应对灾害现场的多种复杂问题。
8月7日下午1:10左右,我院紧急救援中心接到市卫生局电话后,随车携带AED(飞利浦便携式除颤器)、内科救援箱、外科救援箱及备用救援箱、脊柱板、颈托、头部固定器、绳索、铲式担架、简易呼吸器等必要装备,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指定演练地点接受评委专家的考核。
我院救援队进入灾害演练现场后分为两个区,分别进行外伤骨折包扎固定转运及心肺复苏。在外伤骨折包扎固定区,队员们团结协作、分工明确、手法正确,颈部固定稳定,前臂骨折出血,给予及时有效止血,夹板固定,三角巾稳定于胸前,随后将脊柱板置于伤员身下,绳索固定并搬运,为后序治疗争取了大量时间;心肺复苏区,队员们迅速判断周围环境及伤员意识,摆放体位并判断循环,然后迅速进行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及人工呼吸,胸外按压频率及人工呼吸频率正确,姿势标准,经过五个周期的心肺复苏后,伤员恢复自主呼吸,可触及动脉搏动,遂迅速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救援车进行进一步的处置。演练结束后,每组医疗队又派出三名队员进行理论知识考核。
考核结束后,评委专家分别进行内、外科操作及理论知识考核的点评,指出整个演练过程的缺点、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同时对各个队伍的优点及亮点提出了表扬。
最后,市卫生局副局长张晶进行了总结性讲话,高度评价本次紧急救援演练,初步达到了预期的成果,增强了我市医疗卫生单位应急指挥调度能力、部门间协作能力和医疗救援队伍急救技术和水平,完善急救中心紧急救援指挥调度运行机制。
通过这次紧急救援演练及前期培训,我院的紧急救援医疗队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方面掌握了更多的经验,提高了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和队伍建设,能在将来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中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