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每一个词均给予它生动的含义,在我的理解里“医生”就是给予患者医治疾病,赋予你重生的希望,而“护士”就是守护你,冲破困境的战士,我的职业就是一名护士。
在大家的印象中护士就是打打针,发发药而已,但是现在的护士需要做的不仅如此,会的也不仅如此,扎针、发药已经是成为护士最为基础的技能要求。医学发展到现在针也分多种:钢针、留置针、PVC、CVC、输液港,这些许多都是护士来操作,这些穿刺技术十分的难,护士需经过专业的培训,同时还要求护士会借助X线、超声、心电图等技术来确定导管位置的正确,所以现代护士的穿刺技术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及更高的难度。许多人会说护士就是扎针,其他的都不会,其实不然,要求护士掌握的操作不下20种,“留置导尿、留置胃管、吸痰、口腔护理、鼻饲……”这些都是每位护士必会操作,护士对每一项操作都需熟练掌握,熟知操作的目的、流程、注意事项,给患者进行每一项操作,都是私下护士经过无数次的学习、练习才能成就现在的临床护士,无论医生下达何种医嘱,他们都能快速、准确的为患者减轻痛苦。根据各专科护士的要求不同,掌握的操作会更多。
临床常说医生的嘴、护士的腿,患者也会常常认为护士就是医生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其实护士与医生一样,他们都需深入临床,相比医生,患者与护士接触的更多,他们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生命体征,就犹如我是一名循环科的护士,每天都需查看患者的生命体征,体温升高了、脉搏增快了、血压高了、血压低了、患者难受了,这些都需要我们的观察,并及时向医生反馈,同时循环科的护士一大特点,会时刻与心电图打交道,每一个心电监测的患者都需要监测心电图变化,而监测心电图就是护士的工作,每一位患者异常的心电图如“房颤、房扑、频发室早、室速、室上速、室颤……”都需我们第一时间告知医生,循环科的疾病特点就是“急”,如果我们不能第一时间将患者的情况及时、真实的反映给医生、那么很有可能错失救治及抢救的最佳时机。所以很多医生下达的医嘱,都是基于护士给予医生病情的反馈,护士就是医生深入病房的监测仪。医生给予护士下达医嘱,护士不单单就是执行医嘱,他们需要查看医生的医嘱下达是否正确,医嘱下达的患者是否正确、剂量是否正确、用法是否正确,是执行医嘱的最后一道检查防线,如医嘱不正确都需护士告知医生,加已改正,重新下达医嘱,这才能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
虽然护士在临床做的很多工作在他人眼里看来都是琐碎、微小的,但是不得不承认,就是因为这些细微的工作,才会更好的守护患者的生命。他们一直默默的在患者身边、不断地守护患者、带他们冲破层层困境,最终带领他们到达健康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