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中心医院(妇儿院区),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
  • 所在位置
  • 健康知识
【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丹东开展全国爱耳日科普宣传和义诊
浏览:(8970) 发布时间:2019-3-5 9:27:35

听力障碍人群是中国最大的残障人群,中国2700万的聋哑人口约占残疾人总数的1/4。一个聋儿的诞生,将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不可估量的精神损失。为推进我国听力障碍预防,控制新生聋儿的出生率,提高人民群众爱耳、护耳的意识。


201933日,是第二十次全国爱耳日。在32日上午,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携手丹东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举办“丹东市第二十次全国爱耳日科普宣传暨义诊活动”。


会议开始前一周,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大屏幕电视、群众聚集较多的地方张贴通知海报和条幅进行会议通知。

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副院长冯彤(左),丹东市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王慧智(右)

会议正式开始前为宝妈和准妈妈们播放科普宣传片

会议上,冯彤介绍目前我国残疾人群中占比最大的就是听力障碍人群,普通的声波电位听力筛查不能完全发现耳聋的发生,做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查不但可以发现家族隐性遗传的耳聋基因携带,更能预防迟发性耳聋、药物性致聋和“一巴掌”致聋。强调为了减少聋儿的出生,不仅需要在新生儿出生时做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更要在备孕期、孕期提早的进行耳聋基因检测。要关注和帮助可能出现疾病的孩子。



儿科专家赵晔主任为参会人员对什么是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的意义,以及如何预防遗传性耳聋的发生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她指出:每100个听力正常人群中,约有6个人携带耳聋突变基因。90%耳聋患儿的父母都是听力正常人。通过对新生儿进行耳聋易感基因筛查,可以及时发现“声波听力筛查”无法发现携带遗传性耳聋易感基因的患者,可以避免或延缓迟发性耳聋和药物性耳聋的发生,降低耳聋发病率,达到有效预防出生缺陷的目标。新生儿及婴幼儿的听力问题很难被父母察觉,有时儿童自己也不能很好的表述或感觉自己的听力改变。

丹东市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主任姚家柏对于如何与妇女儿童医院紧密配合做好出生缺陷防聋控聋工作进行了探讨。

会议过程中,丹东市媒体也对此次活动进行了记录报道,并对冯彤院长进行了专访。

一位最小的听众,在会议全程都没有哭闹一声,专心致至的听讲。

问答过程中参会人员积极提问,赵晔主任对有关转诊“绿色通道”以及“新生儿助力政策”向提问的参会人员进行细致的介绍。


通过此次活动,大力宣传和普及防聋治聋健康的科学知识;加强宝妈和准妈妈们对于遗传性耳聋基因的预防意识;也对防聋控聋健康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医院地址: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山大街338号
电话:0415-6161187(24小时咨询电话)
电话:0415-6161984(24小时咨询电话)
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