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丹,女,1987年出生,中共党员,护师,2009年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先后在儿科观察室、产二科工作,现在产二科从事护理工作。多年来,她在护理工作中始终爱岗敬业,以身作则,无私奉献,总是高标准,严要求,注重转变护理理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刻苦专研本职业务,因工作突出,曾获卫计委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一、以心换心,倾注一汪真情。
护理工作最大的特点是胆大心细,眼毒腿勤,侯丹天生就有一副热心肠,不仅脾气好,思虑还周全,尤其在儿科工作期间,她对小朋友们细心,耐心,热心,被小患儿亲切的称呼为“海绵宝宝阿姨”。
她的穿刺技术堪称一绝,时常被患者家长点名穿刺,穿刺时,为减轻小儿的恐惧感,她就耐心的用她那甜美的“语音”,给小朋友讲故事分散注意力,有时家长心痛孩子也哭起来,她不顾穿刺疲劳,百般安慰劝导。有一些患者家长来得匆忙,忘记给孩子带吃的或者卫生纸,她便把自己吃的、用的,主动拿出来给孩子们,遇到天气冷的时候,她就自己购买热水袋,免费提供给需要的小朋友。为让患者安心,她总是最早来最晚走,遇到病毒高峰期患儿增多时,她总是毅然放弃休息日,加班加点陪伴患者。她的思想就是“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让家长看到放心,让患儿治疗安心”,她忘我的工作,得到了同事、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二、守责尽责,抛洒一腔热血。
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做好基础护理和精神护理工作,是基础护理工作的两项重要职责,侯丹时刻牢记职责,履行神圣的天使使命。2015年底,她被调到产二科继续护理工作,身为人母,她深知产科工作的深刻意义,“一责守两命”是她的护理信条。
2016年3月的一个深夜,急促的脚步声响彻产二科,伴随阵阵痛苦的呻吟,一位35+2周的初产妇被家属推了过来,产妇下腹部剧痛,医生初步诊断为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经过紧急院外会诊,行急诊手术后,孩子保住了,没有早产,但右侧蒂扭转,右侧附件摘除。由于事发突然,还没有到预产期,匆忙赶来的小两口,什么都没来得及带,没有床上排便的盆,她毫不犹豫的拿出塑料袋和卫生纸,帮着接尿,擦拭,没有其他家属送检血样,她就三步并成两步快速跑去化验室。术后产妇的情绪极其不稳定,她就在旁安慰,并讲起自己生产的经历,来鼓励她。孕妇担心胎心不好,她就时刻在旁监测,整整一夜,她寸步不离的守着这个特殊的患者,下了夜班,她也没有一走了之,直到切口撤去了沙袋,产妇情绪稳定,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医院。用同事们的话说,她视患者为至亲,视职责如生命,象这样的尽责守护是她六年工作中的家常便饭。
三、求学进学,储备一身本领。
侯丹的人生信条,如故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商汤把警句刻在盘器上,她把这句话烙印在心中,时刻提醒自己,督促自己在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进步一天,天天进步,每天更进步。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2016年初,她狠心放下自己一岁多的宝宝,主动向领导申请,去盛京医院进修产科护理。为了更好、更多、更快的探索新领域,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本领,进修期间,她经常放弃休息,通宵达旦,刻苦专研,无数个不眠之夜,给她添加了厚厚的黑眼圈。尤其是遇到疑难重症,她就不分昼夜的跟随带教老师观察患者,不遗余力的学习攻关先进的护理技术。学习期满后,她没有提出任何理由,回家补休,而是马不停蹄回到自己工作的岗位上,把自己学习到的先进护理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同事。领导和同事们亲切的把她称之为“先进技能的储存器,科学护理的留声机”。
她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在平凡的护理工作中,以诚挚的爱心、坚强的毅力和卓越的能力,践行一位护理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定会一如既往的用自己的细心、耐心、爱心换来患者的安心、舒心、放心,用自己的实力,捍卫一名优秀护理服务之星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