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雯瑞,女,32岁,现任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责任护士,一直从事临床一线的护理工作。
我以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和奋斗精神,把病人当亲人,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进行生理—心理—社会”的护理理念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自觉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践行“三严三实”爱岗敬业,不辞辛苦,经常早来晚走,不计较个人得失,工作中踏实肯干,具有一定的开拓进取精神,以饱满的热情,温暖的话语,悉心的护理为病人排忧解难,送去温暖的爱心,创造出护理工作中“爱”的奇迹。资助贫困儿童上学,参加院志愿者服务活动,对护理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并给新进的护士们进行培训讲课,使患者满意,家属满意,得到了领导们及同事们的高度赞誉。
作为一名儿科护理班的护士,每一天早上都7:10来到病房,提前来掌握科室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以及夜间新入院患者的病情情况,得到了家属的一致好评。
岁月憔悴了红颜,也证明了我的成长,年年护士节,获“优质护理先进个人、优质服务天使、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获得了家属以表感谢送来的锦旗及感谢信,为了不给科里护士增加负担,经常带病工作,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使科室风清气正,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得到了护理部主任李晓莉,科护士长刘燕,科主任史丹华及系主任赵晔的一致好评,这些荣誉即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更大的鞭策,但成绩属于过去,未来的路任重道远,我知道我还需要做的更多,我将持续发奋,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进取,做一名更加优秀的护理工作者,做更多不平凡的事情。
记得2014年,一急诊转院来的“肺炎、先心病、心衰、青紫”的1个月大的小患儿,入院后,立即给予呼吸机机械通气,经过为期近一周的治疗,医护人员身心疲惫,却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在家属犹豫不决,想放弃的时候,患儿奇迹般的病情好转了,家属热泪盈眶的握住我的手说:“谢谢你们,有这么多好的医生,这么多好的护士,还有你细心的照顾我家的孩子,孩子才出现了奇迹”,科主任说:“孩子奇迹般的好转,离不开你细心的护理,三分治七分护理”,护士长说:我们是个优秀和谐的大家庭,我们是一家人,一个真正的优秀团队。工作认真负责,尽职尽责,业务上刻苦钻研,勤向护士长及科主任学习,不为名利,勤勤恳恳,全科所有近百名患者,不论是不是自己主管的患者,都热情服务,掌握科里所有患者的病情及护理,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的身影。
2015年,一个周六的中午,120急诊入院一个一氧化碳中毒上呼吸机的患儿,已没有了父母的他,在没交一分钱住院费的情况下,我不顾一切,以治病救人为重点,积极的进行抢救工作,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1:30,看到患儿病情稳定好转才离院回家,第二天仍精神饱满的开始第二天的护理工作,看到患儿病情逐渐的好转,给予患儿买来了衣服裤子及生活用品。很多重症的患者家属,根本不懂怎样护理照顾孩子,看到患者病情迟迟不见好转便开始易怒甚至谩骂,经过护士的细心照顾,耐心讲解后,家属的情绪都会慢慢的平稳下来,并给予理解和支持。
在一次次的病人由痛苦变为微笑而我由微笑变为疲惫时,渐渐发现,其实,天使灿烂的微笑后隐藏与包含了太多太多。作为一名护士,要有良好的细心、耐心、爱心、职责心及同情心,要有过硬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在看到患儿家长由急切紧张转为感激微笑时,我深刻明白了,什么是病人最根本的需要,我们首先要做好的是什么,一句简单的问候,就可以拉近护士与病人之间的距离,医护之间,护患之间也就由此架起了一座座心灵的桥梁。
最近患者多,科室已经满床,昨天有一5月大的患儿,其家属看到都住在走廊加床,便说“考虑考虑再住院”,我怕患儿会有特殊情况,所以就先去看了看患儿的病情,发现患儿呼吸困难,三凹征阳性,立即抱着孩子就进入了重症监护室,耐心向家属解释了患儿的病情略重,需要监护吸氧,家属表示理解并感谢我及时的发现了孩子病情的严重性。经过一晚的精心护理,今天早上孩子已经转危为安了,看着孩子纯真的笑脸,我的心里充满了职业的幸福感。
我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知道了如何平等善良,真诚地对待每个生命,是它让我理解了工作就是一种美丽,我要感谢我的职业,是她让我认识了这么多可爱的医护姐妹们,我要感谢我的职业,是她让我懂得了如何真爱生命,明白了平凡就是幸福,奉献让我更加的美丽,爱与奉献是我工作中永恒的主题,我将爱我所爱,无怨无悔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