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你是宫寒吗?
许多患者在就医时,总是问一句:大夫,我是宫寒吗?我以后能不能怀孕?那么到底什么是宫寒呢?
同样的,在国家卫计委权威科普网络平台上也已经明确表示,在中医学的文献记载和正式的教科书及相关的中医妇科专著中并无此词条。如果硬要理解下"宫寒"这个伪中医名词,那么首先你要理解"宫"的概念。中西与西医在一些说法上,虽然使用相同的名词,但是含义却不大相同。中医所说的“子宫”,比西医认为的子宫,范围要大的多,除了子宫,还包括卵巢、输卵管等其他多种器官,准确地说法,应该叫做“胞宫”。
“寒”在中医里是一个常见的致病原因,即贪凉涉水、受大自然寒邪侵袭、贪食寒凉食物等都可招致外来之“寒”侵入人体,停滞在人体的经脉、脏腑中,当然也包括胞宫,这种寒多为“实寒”。另一方面,“寒”在中医里还指病理产物之寒积聚在人体经脉脏腑中,这种病理产物的寒可由人体脾肾阳虚,无法正常运化水湿而使寒凉之气停滞在人体经脉脏腑中,这种寒多为“虚寒”。不管是实寒还是虚寒,都只是说明胞宫处于的病理状态,并是不指子宫真的寒冷。
如果说"宫寒"是伪中医名词,那怎么解释姑娘们会出现手脚冰凉,怕冷,月经量少,月经血块多,痛经等种种症状呢?让我们一一道来。
冬天气温较低,这是一个大的环境因素,同时,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肤末梢部分散热快,气温低时毛细血管收缩,表面皮肤就会较凉。这是为了保持人体的热量。否则在寒冷的空气中,散热太快,人的核心体温就很难保持。所以手脚偏凉是个正常的生理状态。 而有些女性手脚冰凉与自身的生活穿衣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老人一直说“身上无衣怨天寒”。尤其是很多现代女性,为了风度放弃温度,只顾着美丽动人,却也实实在在的美丽冻人。中医主张"冬藏"的养生概念,所谓冬藏养生,就是指人到了冬天,应该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以利来年应对春生、夏长、秋收的付出和收获。冬藏养生既是大自然植物与动物的生长规律,也是人类一条养生的原则,同时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医原理。 所以,要想解决手脚冰凉的问题,很简单,选择合适的保暖衣物,拒绝熬夜,多活动。
月经量少的原因很多。首先要确定你是不是真的少,还有月经量少的次数,偶发的一次两次可不予处理,要知道有一种月经量少叫你自己觉得少。我们一般以卫生巾的使用情况来评价月经量。一般一天下来不能湿透一张日用卫生巾的可能里存在月经量少的情况。
所谓的血块多,月经是周期性的子宫内膜脱落而形成的,月经血的成份很多,其中有血液,破碎的子宫内膜,各种活性酶,有些所谓的小血块其实就是这些子宫内膜的碎片,而如果月经量较大时,血液从子宫内膜的血管流出后,如果没有及时地渗透到卫生巾上,在宫腔或者阴道内积聚后就会发生凝结,也就形成了血块,所以,更应该重视月经总量的多少,而不是是否有血块。
至于颜色,我们的血液一旦离开身体,暴露在空气中,就会被氧化。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铁蛋白被氧化后成为暗红色。
三、不孕
一般中医认为痛经的原因一般可以分为不通则痛以及不荣则痛。虚实两端,实证病因有寒凝,气滞,血瘀,湿热,而虚证病因有血虚,肝肾不足。如果统统以宫寒为病因,用暖宫的方法来治疗痛经,比如对于湿热型的患者反而会加重病情,同样,如果以西医来解释痛经,有很多疾病都会导致痛经的发生,比如子宫腺肌症,这种疾病不仅会有痛经进行性加重的表现,还有可能伴随月经量多,继发性贫血,常用药物或者通过置入曼月乐环来治疗,必要时还需要手术,如果一味的暖宫活血就会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