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三八妇女节”之际,丹东市中心医院妇儿院区现为女性朋友带来福音,3月8日当天,就诊“盆底康复科”的前五位女性朋友凭此文章,可免费进行“盆底功能检测”一次。
女性朋友逐渐步入更年期,经常出现不自主漏尿、小腹经常有下坠感、性生活时体验不到性快感。临床检查发现,这类患者常患有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阴道松弛和压力性尿失禁等。
针对此类问题,医生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状况制定个性化盆底康复方案。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自我感觉症状明显好转,性生活满意度较之前有了提升,小腹下坠感也明显改善,盆腔器官脱垂程度明显缓解,压力性尿失禁也明显缓解。
一、漏尿、性生活不和谐,其实都是盆底惹的祸
有研究表明,50岁以上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病率为28.1%。大于60岁的妇女中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病率接近25%。另有研究发现,50-59岁是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的高峰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雌激素水平降低,肌肉中胶原纤维减少,膀胱与尿道的支撑力减弱,结缔组织变薄,使得盆底肌和结缔组织等松弛、萎缩从而导致漏尿、器官脱垂等盆底疾病的发生。
二、步入中老年后,远离漏尿、阴道松弛等盆底疾病,你应该做到这些
1、保持心情愉悦
生活和工作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缓解盆底肌的紧张。有研究表明,精神压力会导致肌肉紧张,如果长期受到精神压力的困扰,会导致肌肉持续、不随意收缩。当局部肌肉收缩力超过一定程度或处于一种超负荷状态时,血管受到压迫,肌肉缺血,肌肉在缺血条件下收缩,约1min就会疼痛,如缺血加重,疼痛会变得非常剧烈。
2、坚持Kegel运动、阴道哑铃和(或)腹式呼吸
家庭盆底功能锻炼在盆底康复中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包括Kegel运动和阴道哑铃,这些方法能帮助盆底康复,并且在治疗盆底疾病的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Kegel运动,就是在平躺、全身放松的状态下,做盆底肌收缩和放松的交替运动(收缩5~10秒,放松5~10秒),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
阴道哑铃,又称盆底肌肉康复器,是一种盆底康复的辅助工具,由专业医生指导后,在家中自己完成训练。
临床中,很多患者只是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盆底康复,回到家未做任何对盆底功能有帮助的盆底功能锻炼,往往治疗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或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恢复盆底功能。如果生活中坚持Kegel运动、阴道哑铃和(或)腹式呼吸,可以预防盆底疾病的发生。
3、盆底筛查
盆底筛查是早期发现盆底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每1-2年定期盆底筛查,让盆底肌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不仅可以保证排尿、排便和性生活等生活的正常进行,还能提前预知盆底疾病的发生。
4、如果发现自己有盆底问题,应尽早治疗
漏尿、阴道漏气、性生活不和谐、小腹坠胀等盆底问题,需尽早治疗,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和早治疗。
5、问一下自己,是否经常有以下情况发生?
1) 经常体验到下腹腹压吗?
2) 经常感到盆腔坠胀吗?
3) 经常有膀胱排尿不尽的感觉吗?
4) 便秘、排便困难?
5) 经常不能控制肛门排气?
6) 排尿(便)急迫,不得不奔向卫生间去排便?
7) 经常感到尿频吗?
8) 经常有咳嗽、打喷嚏或大笑引起的漏尿吗?
9) 性生活时有疼痛、漏气等不适感吗?
如有以上任一情况出现,您需要到医院专业的盆底康复门诊就诊。
阮英杰:主任医师。1987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医疗系。现担任辽宁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委员,丹东市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丹东市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年。在盆底康复治疗方面,将国内先进的盆底康复理念及技术引进我院,组建了盆底康复门诊,对于产后器官松弛、产后尿失禁的预防及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对重度盆底障碍性疾病采用积极的手术治疗,如治疗尿失禁的TVT-O手术领先省内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市的空白。
王芙蓉:副主任医师。2000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娴熟的手术技巧,在妇产科常见疾病及疑难疾病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潜心研究产后康复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现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会员,辽宁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会员,辽宁省预防医学会第一届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委员会委员。2017年曾获得“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止项目优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