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血透室 马莉
冬季多雾,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它和云都是由于温度下降而造成的,雾实际上也可以说是靠近地面的云。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倍,对人体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大雾对呼吸系统影响最大,可以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发作等疾病。另外,雾气持续不散,会加重老年人循环系统的负担,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雾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如此之大,如何预防呢?专家建议,首先要躲雾,雾天尽量不要外出行走,更不要在户外,特别是马路边进行晨练,也不要在空旷场地和建筑物之间进行剧烈的锻炼活动,否则会造成呼吸加深、加快,从而更多地吸到雾中的有害物质。相对而言,晚间的空气较为清洁,有晨练习惯的市民不妨把锻炼放在晚间。非外出行走不可的,应尽量减少室外逗留时间,出行时最好戴上口罩,防止毒雾由鼻、口侵入肺部,也可口含一些润喉药物。另外,雾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大雾天气尤其要重视居室卫生,每天记得开窗换气,保证空气清新。及时打扫房间卫生,清理卫生死角,不给病菌以孳生之地。
由于老人和儿童的抵抗力较弱,专家建议老年人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调节情绪,多饮水。要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
虽然冬雾有“冬季杀手”之称,但只要注意防范,尽量减少雾天外出,合理安排饮食,避免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病、脑溢血的发生,还是没那么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