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中心医院(妇儿院区),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
  • 所在位置
  • 健康科普
眼部常见结构小常识
浏览:(4108) 发布时间:2012-7-16

  小张长时间使用电脑感觉眼睛有点不舒服,照镜子发现内侧眼角发红,还有干干的鳞屑和分泌物,于是认为自己得了“角膜炎”,连忙赶去医院。
  小马一家正在吃饭,突然老公指着她的眼睛说:“你看你白眼球下面怎么一片血红血红的?是不是眼底出血了?”一句话把全家人吓得够呛,连忙召集老妈老爸、哥哥姐姐,准备住院手术。
  老李大爷一早上起来,觉得右眼看东西模模糊糊的不清楚,对着镜子揉揉眼睛,发现轻推眼球表面像有一层半透明的薄膜,他放心了,这不是“白内障”嘛,等着“熟透了”做手术就行了。于是李大爷全没当回事儿,直到半年以后估摸着“白内障”快“熟透了”才去了医院。
  其实,这三位患者都给自己的病情“误诊”了。小张得的只不过是轻微的内眦部睑缘炎,小马得的是结膜下出血,而李大爷的状况就比较麻烦了:他看到的那层薄膜是眼部的正常结构——球结膜,而大爷却误把它当成了白内障,从而延误了真正导致他视力下降的疾病的治疗时机,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后果。
  很多对眼部结构不甚了解的普通人应该或多或少的都有过类似上面的情境,如果像小张、小马那样把轻症当成是重病,最后好歹是虚惊一场;而如果像李大爷那样把重病当成轻病,把应该立即治疗的病当成不用着急去医院看的病,那后果就比较严重了。因此,我们对眼部的常见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还是很有必要的。
  眼球近似球形,位于眼眶前部,周围有眶脂肪垫衬。眼球前面有眼睑保护,就是我们常说的“眼皮”,而上、下眼睑的游离缘,就是长睫毛的那一道边,就是睑缘了。
  角膜就是我们常说的黑眼球,它是完全透明的纤维组织;巩膜是白眼球,质地坚韧,不透明,呈瓷白色,除了睁眼时我们看到的白眼球部分,后面我们看不到的整个眼球都由它包裹。角膜和巩膜统称纤维膜,是眼球壁的最外面一层。
  而结膜,是一层连接眼睑与眼球间的透明的薄层黏膜,它从上下睑缘的后面起始,覆盖了眼睑的内面,然后翻转覆盖在眼球前部的巩膜表面,在角膜的边缘,结膜上皮慢慢过渡到角膜上皮。如果以睑缘为口,角膜为底,结膜正好像一个口袋一样,因此也叫做结膜囊。临床上根据结膜覆盖的部位,把结膜分为三个部分:覆盖眼睑内面的叫睑结膜,覆盖眼球的巩膜表面的叫球结膜,而睑结膜和球结膜相连续的叫做穹窿结膜。
以上是眼球表面的几个常见结构。再往眼球里面看,在角膜后面我们会发现一个圆盘形的膜,通常是棕黑色,中央还有可以开大缩小的圆孔。这个圆盘形有孔的膜叫做虹膜,圆孔即瞳孔。虹膜与睫状体和脉络膜一起构成了葡萄膜,葡萄膜是眼球壁的第二层膜,在我们之前说的纤维膜(即角膜和巩膜)的里面。

  眼球壁的第三层膜,也是最里面的一层膜,就是视网膜了。视网膜是一个透明薄膜,我们的眼睛能够感光,主要靠的就是视网膜。
  这里还要提到一个概念,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眼底”。 眼球前面的角膜、虹膜、晶状体等被眼科界定义为眼前节,后面的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等定义为眼后节。在眼后节的底部都称之为眼底。眼底由视网膜及视网膜后的脉络膜等构成,因为它在眼球的内后部,所以如果有出血啊水肿啊视网膜脱落什么的,我们从外观上是看不到的,必须由医生经过专科检查才能发现。

  之前说眼前节的时候我们还提到了一个结构——晶状体。白内障就是一个常见的晶状体疾病。晶状体简称晶体,是一个形似双凸透镜的富有弹性的透明体,位于虹膜之后。正常的晶状体是透明的,我们用肉眼是很难看到的;当晶状体疾病使它失去正常的透明度时,比如严重的白内障,我们可以在瞳孔区发现浑浊发白的晶状体。

医院地址: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山大街338号
电话:0415-6161187(24小时咨询电话)
电话:0415-6161984(24小时咨询电话)
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