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至5月份是心脏病的一个发病高峰期,患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主要是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时风时雨,再加上许多老年人血管弹性较为脆弱,而气候的变化往往会刺激血管,常使心脏病患者的病情加重或恶化。那么,春天心脏病患者应注意什么好,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调节营养,多食热量大的食物。控制食盐量食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和钠。如钠盐摄入过多,在某些内分泌素的作用下,能引起小动脉痉挛,使血压 升高。同时,钠盐还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如果食入钠盐过量,体内水分储留,就会增加心脏负担。因此,每日饮食中钠盐供应量以低于6克为宜;咸菜、榨菜、酱豆腐等过咸的食品以少吃、不吃为佳。控制热能供应量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应多食用含热量低的食物。因总热能过高时,血清胆固醇通常升高。如患者体重过重,应节制饮食。限制脂肪量和胆固醇量每日膳食中,尽量避免食用含动物性脂肪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动物油脂、肥肉、肝、 肾、脑、肺、蛋黄、鱼子等。以食用植物油及豆制品为宜。但植物油也不可过多,因过多的植物油也会促使患者肥胖。忌食刺激性食物饮食中尽量少用生姜、辣椒、胡椒面等辛辣调味品,严禁吸烟、饮酒,去掉喝浓茶、浓咖啡等不良 嗜好吸烟可以引起血管的痉挛。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常吃一些新鲜蔬菜、瓜果、豆芽、海带、紫菜、木耳等食物,有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经常食 用芹菜、草莽、西红柿等食物,可降低血压。
(2)居室温度要保持在15-18℃,低温可造成血流缓慢、血黏稠度增高,外周阻力增大,动脉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因此,居室温度适宜对于预防心绞痛发作及心肌梗死有重要意义。外出时要穿着暖和,头要戴帽,脚要保暖,以防冷空气侵袭。
(3)精神乐观,保持平和的心境。充足睡眠,晚餐不宜过饱。晚上用温水洗脚。
(4)加强身体锻炼,可以使血流加快,心脏搏出量增加,冠状动脉 灌注量增加。有计划参加体育锻炼,每天1-2小时。外出时应随身携带药物,以防病情突发。
(5)起居有规律,饮食有节制,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做到服药定时定量,切不可随意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