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巍
为庆祝建国60周年,我院工会和护理部共同组织举行了全院护理技术操作竞赛。我有幸能够参加这次比赛,并在经过预赛和决赛紧张激烈的比拼后,最终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而这次比赛不仅是对我护理技能的一次提高和锻炼,更是对我意志力的一次磨炼和考验。
参加这次比赛的护士都是经过全院各科室选拔出来,其中不乏多次参加过各种省市比赛的好手。所以,在我最初接到比赛通知的时候,自己的信心不是很足。但机会难得,抱着搏一把的心态,我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的准备工作中去,并为自己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在预赛进行前,我并未急于立刻练习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而是先通过各种途径找寻关于留置针的所有资料。如:说明书、血管评估方法、操作影像资料等,反复阅读观看,同时根据考核标准,优化操作流程。例如:对于留置针肝素帽内的气体如何排尽的问题,我就与王丽萍护士长进行了商讨,并一起改良了操作方法,解决了这个难题,也使整个操作更符合临床护理的工作实际。
人们都说:细节决定成败。对于技术操作更是如此,每一个动作,每一种姿态,都会在不经意间影响到你操作的效果。因此,除了进行大量的练习外,我还注意观察其他参赛护士的操作手法,不断体会,学习他人的优点。练习中也不急于求成,而是放慢动作,进行细化处理,使自己的操作看起来更加的简洁,流畅。
经过不懈的努力,预赛中我以98.67分的成绩暂居第一名,但此时的心情却是更加的紧张了。
接到决赛通知时,我正下夜班,并且也只有2天的时间可以准备了。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当天下午我就返回了医院,开始进行练习。而我的家人也非常支持我,决赛前一天晚上,我把自己关在卧室里练习,屋外我2岁半的儿子疑惑的问我母亲:“妈妈哪里去了?”为了不打扰我,我的家人告诉我儿子“妈妈上夜班去了。”
为考核选手的沟通能力,决赛中要求有真人来扮演患者,通过2人的语言交流,进行现场情景模拟。为了使沟通能够更加亲切、自然、流畅。我与我的搭档徐娟,反复推敲语句中每一个字,我更是把自己说出来的话录制到手机上,品味沟通效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决赛中我以99分的成绩取得了这次留置针比赛的第一名。自己那颗紧张的心终于放下了。在高兴之余,我要感谢医院为我们护士提供这次同场竞技的机会,展现了护理人的风采。而通过这场竞赛,也使我更加理解“辛勤耕耘终将获得一份好收获”这句话的意义。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将把这次获得的荣誉做为今后提升自已的动力,做为向更高层次追求的起跑线,直到永远。
地址: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山大街338号
电话:0415-6161187、6161984
技术支持:新思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