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循环内一科 邹常奇
不知不觉中,炎炎的夏日悄无声息的来到了,随之而来的还有严峻的汛情。刚刚从辽宁省急救竞赛的赛场上归来,我还没来得及关心一下最新的时政新闻,却从身旁的人们得知了今年的汛情。
8月4日
今天我下夜班,处理完科里的工作回到家,已经是午饭时间了,趁着吃午饭的机会,打开电视,关心一下新闻,才发现丹东汛情的严峻形势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午饭还没有吃完,电话来了,接到通知――下午四点带洗漱用品到120急救中心报到。这个简短的通知,只有三个小时的准备时间,都再次证实了形势的严峻。
简单的休整和准备之后,将一身的疲惫抛在家中,我准时来到了120急救中心。眼前的景象再次触动我的神经,卫生局领导早早到场,刑伟副院长亲自带队,多家医院的急救车整齐的排列,市内的各大医院都派出了强大的医疗阵容,有的是从事急救工作多年,有的是在刚刚结束的丹东市急救竞赛中获奖的选手,还有经验丰富的司机……
就这样,一只紧急救援医疗队组建完毕,在所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集结在一起,严阵以待。我们中的很多人,有的似曾相识,有的只是初次见面,简单的沟通之后,大家各自开始了准备,医生护士查对药品和用物、熟悉急救车内环境,司机师傅认真的检查着车况,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全力以赴,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时间紧迫,条件自然艰苦一些,院领导大力支持,开辟了一间大会议室,作为我们的集结地。天气的闷热、蚊虫的叮咬,都不能影响我们对汛情的关注,大家一方面关注着天气,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上游的水情,24小时待命,没有丝毫的懈怠……
这一夜,注定无眠。
8月5日
昨晚间断下了雨,雨量不小,但是持续时间不是很长,路面没有很多的积水,从报纸和收音机的新闻来看,暂时没有大的危险,没有人员的受伤。悬着的心只是稍稍的稳定了一点,因为天气预报说,今天暴雨。
我们这个十余人的急救队伍,都是临床一线的人员,还有的人是直接从工作岗位赶来集结的,经过昨天的一夜,很多人都露出了或多或少的疲态,但是大家都没有放松,趁着不下雨,大家抓紧时间休息。
大家无时不刻都在关心天气,预报说傍晚到夜间会有暴雨,预计降水量200毫米,大家的心再次悬了起来。躺在床上却睡不着,心里产生了一个念头――丹东,一定要挺住!瞬间又被另外一个想法压倒――家乡丹东不会有事的!
乌云袭来,天色渐暗。下雨了,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大家的心都悬在了半空。水鞋、雨衣,各种装备直接摆在了床上,随时准备出发。空气中充满了紧张,大家都不说话。
随着时间的流逝,雨量小了,没有接到救援的通知,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不少。午夜时分,雨停了,地面的积水并不多,还是没有接到通知。渐渐的,气氛活跃了起来,大家猜测,丹东,没事了!
这一夜,人人不眠。
8月6日
天气预报说今天阵雨,天空中还是有很多的乌云,但是,从乌云的缝隙中,阳光顽皮的露出了笑脸,警报应该快解除了。大家放松了一些,精神上却不敢大意,等待着随时都可能出现的警报。上午,领导通知,警报解除,紧急救援医疗队解散,所有人员回各单位报到。大家虽然很疲劳,但是都很高兴的相互道别,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
一个月之内,我经历了丹东市急救竞赛、辽宁省急救技能大赛、防汛紧急救援医疗队,期间还坚持临床一线的工作,作为一名年轻的医生,这些丰富的经历让我成长了很多,业务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又得到了省级大赛的历练,更给了我参加紧急救援的经历,让我再一次感到责任的重大,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地址: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山大街338号
电话:0415-6161187、6161984
技术支持:新思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