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胸外科 宫润娟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精神,结合市卫生局工作重点及我院工作实际,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并推出四个科室做为首批试点科室,胸外科做为首批试点科室之一,护士长非常重视,全体护士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为创建优质服务示范工程,进一步落实有效规范的护理措施,让护理服务更贴近病房、患者、社会,从而提升护士形象,大家积思广益,查找我们在护理服务方面的不足之处,改变以往思想观念,变以往病人要我服务为我要主动为病人服务的理念,突出人性化护理。
胸外科在我院虽然不是大科室,床位数也不是很多,但胸外科手术创伤大,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等特点,要求我们的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娴熟的护理技术,术前术后健康宣教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健康宣教也是责护的重要工作之一。科室对以往的专科疾病健康宣传单重新细化、修改、打印,及时下发各种健康宣传处方及出院病人联系卡,设计并制做一些温馨提示卡、宣传板,如病房内的温馨提示,胸穿时的温馨提示,鼻饲成肠内营养病人温馨提示,气管切开温馨提示,安全警示标实“注意滴速”红色警示牌……等。保证护理安全的同时,也取得了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改善了病区环境,走廊两侧订做各种常见病护理知识宣传版,便于患者及家属阅读,有助于健康宣教的具体落实。现在您走进病房,到处都可以看到护士们点点滴滴地变化,病区、办公室、处置室等整洁、干净,护士们精神饱满,笑容可掬,每一名迎面走过的病人,护士都会投去会意的微笑,看到没有陪伴带管道的老人独立上卫生间时,护士们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责护对术前术后病人的耐心讲解,按时巡视,护士长在规范服务的帅先垂范,微笑服务,引领及带动身边的每一位护士。责护于辉是护士中的老大姐,每天在病房忙这忙那,病房里患者或家属有事都会来找她,她都会一一解释和帮忙。日二次打水的落实,周四的卫生清扫日,洗头机的应用,协助多名术后病人及外伤病人的床上洗头,护士亲自帮助便秘病人注入开塞露……。19床的吕大爷,是一名后天失语病人,能听见不能说,又不识字,不会写字,在平时操作中责护赵颖与家人学习简单的自编手语及用肢体语言与老人沟通,以取得老人的合作,每天晨查房交班时,吕大爷就坐在床上,笑着竖起大拇指对着每一名护士。11床的苏国海,是北京积水潭医院转回来的重度胸外伤,腰椎粉碎性骨折、载瘫、气管切开病人,护士每隔2小时就要为他翻身、按摩身体,气管内滴药、吸痰……,患者对护士的精心护理非常满意,感激的说:“我的命是你们换回来的,我会坚强的活下去,不会放弃……”。做为护士长,科室的护理管理者,当我在科室留言册上看到患者的记录:“张艳,微笑的天使,赵颖,百灵的化身……一群可爱的白衣天使,时而轻轻告诉你各种注意事项,时而把各种康复知识传授,让我们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使我们的痛苦变得不再难以承受……”患者发自内心对护理工作的肯定,让我非常感动,我们的精心护理得到病人的认可、理解、支持,我为我的护理团队而自豪。
73岁的刘更春是几天前丹东虎山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中幸存的老人,想起当时遇难的场面,老人眼睛里充满着泪花,老伴眼睁睁被无情的泥石流冲走了,永远的离开了她,拼命抓住玉米仓的她在泥石流中挣扎了30多分钟后被乡里人救出,后被120急救车送至我院,入院时,老人头发、手脚及全身都是泥土,多处擦皮伤,明显胸痛,耳朵、鼻孔里全是泥沙,值班护士立即协助医生消毒伤口,清除耳朵、口腔、鼻腔的泥沙,待病情稳定后,又协助病人进行了床上洗头,保证病人清洁的同时增加病人舒适度,也让病人感受到政府医院对她们的关心。此次泥石流对老人打击很大,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洪水,瞬间冲毁了房屋,心里充满恐惧、孤独,对亲人的思念,护士姐妹们都看在心里,大家都非常关心老人,经常与老人谈心进行心理疏导,用语言的沟通化解心里的伤痛,鼓励老人坚强地生活下去,国家、政府、亲人都会帮助她的,只要人在,一切都会好的。
本月,科室医生、护士共同开展肺癌病人的临床护理路径,有计划的针对肺癌手术病人进行治疗、护理、宣教、康复指导,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好评及配合,也使整体护理工作更加专业、系统、程序化。
做好基础护理,就能使患者在陌生的医院中感受到如家一般的安全与温馨,让患者在被细心呵护的环境中走向康复。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刚刚开始,我们的工作离患者对我们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只要我们多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想想,多与患者沟通,同时在业务上严格要求自己,用心服务于每一名病人,相信我们就能收获患者的满意,也会得到医院、社会的共同认可。
地址: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山大街338号
电话:0415-6161187、6161984
技术支持:新思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