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医院
返回首页
菜单
急诊昏迷病人的救治体会
浏览:(2957) 发布时间:2010-12-7 10:22:26

作者:神经三科  姜永宁

 

 昏迷是临床上常见急症之一,往往因病因不详导致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诊断时不能及时确诊,从而使患者病情加重,下面就我科一名急诊昏迷病人病例与同事们分享。

1025在一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中午,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吵杂的喧闹声和呕吐声,一名新入院的患者被推进科室,几年的工作直觉告诉我又有一场“战役”要打响了,我快步小跑到平车前,平车上的患者无法唤醒,给予刺激也只有一丝反应,所有指征让我认识到患者疾病的严重性,心电监护、吸氧、下胃管、留置导尿管,护士们忙碌而有序地开始工作……瞳孔、病理征、呼吸、心跳、血压,尽快掌握有价值的信息,门诊CT未见异常,血糖正常,心电图示ST-T改变。我询问家属病史,除7年前直肠癌手术,术后化疗否认其他病史,近期也无感染史。从双侧瞳孔缩小,双病理征可疑阳性的体征中,我似乎得到了什么,但家属否认农药接触史及镇静药接触史。家属说,你别看老爷子80岁了,一直在社区服务,早上还好好的,平时也乐观。这时患者呕了约200ml咖啡样胃内容物,看来有些眉目了,心中暗自舒了一口气。CT除外桥脑出血,除外酮症昏迷、有机磷中毒,没有镇静药接触史。目前考虑椎一基底动脉主干闭塞合并出现应激性溃疡可能性大。由于发现早CT未显影,一切都可以解释。化验结果也进一步证实,胆碱脂酶活性正常,血小板3万,急诊输血小板并给予止血、抑酸药后呕血症状缓解。正当我胸有成竹地进行处置时,家属把刚做的核磁片子拿来,但并未出现我所希望看到的,除了大脑半球有腔隙性脑梗塞外,我一无所获。家属再次询问病情,无言以对。请孙明主任查房,似乎是我唯一能做的。

 经过孙主任再次详细的询问病史及查体,反复追问事发地方有何可疑情况,家属在出事地点未发现异常,只把喝过的小瓶饮料拿来,孙主任发现瓶底有少许白色沉淀。便叫家属买了白鼠,将少许饮料灌入口中,白鼠一会儿应声倒地。但患者就一定饮用了这饮料吗?饮料中到底放了什么呢?能否有解毒药呢?一个个疑问再次浮现在脑海中。孙主任一点点从头分析,目前现有检查基本正常,患者昏迷,双侧瞳孔变小,考虑药物中毒。有机磷中毒,因胆碱脂酶正常可除外;抗精神类药物中毒,患者没有震颤等锥体外系副反应;灭鼠剂类药物中毒,但患者没有溶血及抽搐症状,而且双侧瞳孔不应变小;血氧下降不特别明显且静推纳络酮无效,吗啡中毒可能性不大;考虑强效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予美解眠300mg静点,患者经过一夜观察,第二天早晨清醒并可以下床活动,无不适反应。患者苏醒后说,他看见两个人把半瓶汇源果汁扔了,就捡来喝了。

 事后我回想事情的经过,明白首先应定向诊断(即病因是否是神经系统原发病)其次是定位、定性诊断。在疾病诊断的过程中要抓住主要现象,采用“一元论”的观点,逐一排查,看清疾病的本质。借此病例,与青年医生共同学习,共同在医学的道路上继续探索。

                                                  

 

 


地址: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山大街338号

电话:0415-6161187、6161984

技术支持:新思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