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神经电生理科 张 昕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充满爱的小故事,恋爱中情侣们甜蜜的爱、新婚夫妇们浪漫的爱、初为人父人母时温馨的爱、在危难时刻挺身救自己孩子而迸发出超常能力的伟大母爱、像海一样深沉的父爱。这样的爱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也许有许多我们不经意间已经做到了,也许有一些被我们忽略了,在雨天里,为陌生的路人撑一把伞;在公交车上,为老人和孩子让一个座位;帮助身有残疾的人,让他们的内心不在自卑;鼓励失意的人,让他们在困境中重新站起来;把自己多余的给予那些有需要的人。
但是,“爱”不是施舍,是发自内心的关怀;不是表面的客气礼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我想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这种“爱”应该叫做“博爱”。
在我的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也完成了自己从学生到一个上班族的身份转变,也从学校那个家庭中脱离出来,逐渐融入到“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自己心中很忐忑,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当我真正开始工作的时候,发现医院科室其实就是一个“家”,科室主任和其他医生们用暖暖的笑容迎接了我,在我对科室不熟悉的情况下,他们耐心的教我,纠正我的错误,我想这就是一种关爱吧。
面对患者的时候,他们同样的和蔼,有小朋友来做检查,小孩子哭闹的时候,他们能耐心的哄着小孩子做完检查;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做检查的时候,他们能搀扶老人进出检查室;面对听力不好的患者的时候,他们能在询问病史的时候提高自己的嗓音,哪怕是重复两三遍,也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天气冷得时候,做诱发电位的患者手脚冰凉,他们会亲自灌热水袋让他们暖手暖脚;有的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的时候,会提很多的问题,大家也会耐心的解答他们的每一个问题。在他们的身上我不仅仅学到了专业的知识,更让我知道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该用怎样的方法和患者接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倡导和谐社会,和谐医患关系的今天,作为医务工作者的我们,对患者露出一个和蔼的微笑,细心的询问病情病史,耐心的解答患者的每一个问题,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患者和家属营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这些小小的举动不都是“爱”的体现吗?如果每个人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就算是最最平凡,最最不起眼的岗位,也将散发出无限的光彩!
地址: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山大街338号
电话:0415-6161187、6161984
技术支持:新思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