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神经内3科 王耀
深夜,内科大楼,七楼。电梯门口突然一阵嘈杂,一个患者躺在平车上被家属风风火火地推来。这天是年轻的刘旭值班,听到嘈杂声她早就急忙起身来到护士站,值班护士逄杰也严阵以待,几个住院患者家属远远地看着。患者人事不省,时而抽搐,经过简练地询问得知有癫痫病史、脑血管病史,迅速查体和比对门诊检查依据基本确定抢救方案,逄杰立即执行,随后安排床位,交代病情,安抚家属情绪,一切有条不紊,这也让家属们对对面这两个年轻人能力的些许怀疑变成了信任和依赖……随着患者转醒,家属们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对一直站在床边忙碌的刘旭和逄杰连声感谢……办公室中刘旭和逄杰正在核对病历,患者家属走进来掩上门,拿出两叠钱硬往她们兜里塞,得到的是强硬儿客气地回绝,“我这不是红包,就是为了真心地感谢你们!”家属一直念叨着,得到的仍是强硬而客气地回绝。几天后,患者已经大部分恢复,而这几天,家属也不断找机会要“感谢”,“任务”都没有完成。最后,家属找到了孙明主任,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你们这两个小同志,好样的!来你们科住院就对了!”
这样的事,在七楼的老同志和年轻同志身边时不时地总会发生。
神经三科成立三年来,在孙明主任和孙桂华护士长以及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地稳固壮大,得到了医疗同仁和患者们的充分肯定,即使是新成立不久,为了可持续发展,神经三科的梯队建设一刻也没有放松过。
无论是对轮转医师还是护士,带教老师们都诲人不倦,让年轻人们能够迅速地独立处理常见病多发病,虽然神经内科患者多、劳动强度大、责任重,年轻人们还是选择了定在神经三科。在主任护士长的严格管理下和年轻人的医疗学习实践中,他们都深深地体会到,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和职业道德缺一不可!站在患者和家属面前时,代表的不只是个人,也是整个科室整个医院,甚至会代表到这个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在现今紧张的医患社会关系中,只有严于律己,一丝不苟,才能对得起患者生命的托付和白衣天使这个称呼。和刘旭、逄杰一样,神经三科的年轻人们都在向老一辈学习着,与老一辈一起努力着,对科室的热爱和对这个职业的热爱让他们不断提高自我,神经三科就这样,迸发着活力,在向一流科室的目标团结着,进步着。我们相信这支神七的队伍会飞得更高,飞得更好,她的天空会更加广阔!!!
地址: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山大街338号
电话:0415-6161187、6161984
技术支持:新思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