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医院
返回首页
菜单
一位抗日老战士“心”的战场历险记
浏览:(3403) 发布时间:2012-3-14 10:21:52

                      作者:循环内二科 谭志强

    2012年1月26日,大年初三日晚,鞭炮焰火还时时的在天空绽放,春节的喜气依旧浓厚的包围着正在享受春节长假的人们,初三回娘家的古老习俗让初三这天到处洋溢着团圆的温暖气氛。但是在丹东市中心医院心内2科病房,却毫无长假的悠闲,走廊都加的满满的患者让大年初三的心内2科病房更像是一个战场,让医护人员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忙碌依旧!紧张依旧 !
    “铃铃…铃铃…”电话铃声急促的响起。夜间值班电话的响起一般都是提醒科室做好有急症患者入院的准备,这次也不例外!“喂,你好,心内科,这里是内科急诊,有一位高龄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的病人马上入院,请做好接诊准备……”
    电话仿佛冲锋号,习惯性的立即调动了心内2科值班人员的每一根紧张神经,准备床位、抢救设备到位、急救人员到位……医护人员熟练而有序的做好了一切抢救准备工作,但是紧接而来的患者还是让身经百战的心内2科的医护人员捏了一把汗。
    患者白发苍苍、满面皱纹,是位参加过抗日的百岁老人,身体基础很差加上高龄,给救治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心电监护、吸氧、静脉输液一切基础抢救措施有条不紊的迅速到位。“大剂量吗啡!”值班医生谭志强咬咬牙,忐忑地下着医嘱,这也是他工作10多年来碰到的年龄最大、病情最重的一位病人,所以不能在判断上有丝毫的闪失。
    “大夫,我父亲是抗日的老战士,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好不容易走过来了,您一定要救他的命呀!”焦急的家属苦苦的哀求,紧张而激动,已经打扰了抢救工作的进行。“请放心,我们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抢救这位老人……”谭志强医生一边时刻注意老人的变化,一边耐心的安抚家属,他坚定的眼神仿佛一剂良药,终于让急躁的家属信任的静静等待。
    根据病情,谭志强医生果断地判断患者要进行急诊支架术,并立即请示了王伟书记、邢伟副院长 。在邢伟副院长的协调下,不到10分钟,王伟书记、姜大明主任、导管室马艳霞护士长、张锦华护士、李修林技师全部到位。不到30分钟,一切手术准备工作完毕!
   随着造影剂逐渐清晰,造影结果让大家倒吸一口凉气,近4.0mm的大前降支近端完全闭塞,导丝通过病变到血管远端,球囊扩张,造影。啊!应该显影的血管在哪?无复流!支架手术最最棘手的情况出现了!病人出现剧烈的胸痛、心律失常、血压下降。“镇静,用破开的球囊直接冠脉内推注硝酸甘油、硝普钠。”王伟书记沉稳的声音,让手术台上、台下的医生、护士紧张的心情稍微放松,药到显影,植入支架,紧张有序的手术在飞快的进行,病人病情终于稳定了,看着那血流通畅的造影屏幕,导管室内一片欢呼,“太惊险了!wonderful!”一次惊险而完美的手术,让这位参加过战斗的老人的心脏再次经历了一场有惊无险的战斗。
    老人的面色伴随着春节长假的结束,日渐红润,病情在一天天的好转,王伟书记、廉法敏书记、李剑副主任、宋树伟主任,矫晓伟护士长多次到病房看望这位特殊的病人,王伟书记还和老人开玩笑,说他的心脏很坚强,就像在抗日战场上英勇的老人一样坚强。这位在战场上都不掉一滴眼泪的战斗老英雄,这次却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他说:“感谢中心医院的领导,感谢心内科的医生、护士,让我这个老兵又活了一次,我一定带着这颗战斗过的心脏好好的生活!” 说那话时老人的眼神仿佛看到战场上战斗胜利后飘扬的红旗,骄傲而充满希望! 
 


地址: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山大街338号

电话:0415-6161187、6161984

技术支持:新思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