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神经四科 潘瑞红
工作这么多年,也记不清给多少患者下过胃管,下胃管这件事对于我可谓是技法娴熟,炉火纯青。可不久前,为一名患者下胃管,却彻底失败了。
那天,有名患者因为吞咽困难,不能进食,需要下胃管,是海燕负责的病人,所以海燕准备好用物就去了。我们各忙各的,只觉得海燕去了很久也没回来。快11点了,海燕从病房出来,口罩和手套也没摘,脸憋得通红,头发也略显蓬乱,“潘姐,你去看看吧,这大半天我想尽一切办法,也没下进去。”
海燕是老护士了,技术过硬,听她遇到了难题,我赶紧去配合。其实下胃管难也就难在咽喉部,如果下不好会误入气管,或者盘在口腔里。只要咽部顺利通过了,下胃管也就成功了99.99%,只需要再下几下,就到胃部了。
第一次,我下到10-15厘米时,我告诉患者做吞咽动作,“来,咽一下。” 患者配合的非常好,咽部顺利通过了,当我一高兴,手里加快动作时,患者出现了恶心,一呕,把胃管从嘴里吐出来了。我清理胃管,再下,当下到10-15厘米时,我将患者头部扶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咽部顺利通过,再下,患者一呕,胃管又被吐出来,我失败了。
中午,邓主任面色凝重,找到我和海燕,为我们画了咽部解剖结构图 ,并详细进行讲解。天啊,他居然怀疑我和海燕的技术水平 。护士长在一旁说:“她俩下不进去,谁也下不进去。”可因为我们的失败,没有为患者解决问题 ,邓主任沉着脸说:“下午再试试,一定下进去。”
我和海燕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海燕说:“要不,咱们给他用带导丝的胃管,能好下。”“咱科没有,领也费事,把胃管放冰箱里冻一冻吧。”我们达成一致。中午饭谁也没吃好,很快就回来了,我们取出胃管,再次来到患者床前,和患者解释取得配合之后,我又一次把胃管下进20厘米,一旁的海燕嘱患者张口,用舌压板压着舌头,手电光照进口腔,胃管并未在咽喉部盘曲打折,在下进15厘米,也就是胃管进入35厘米时,前端有阻力,不能插入,询问患者感觉,病人说疼。我们找来当班医生,说明情况,拔出胃管。
第二天,患者做了食道的相关检查,是食道肿瘤。这次下胃管失败为诊断提供了信息和依据。
地址: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山大街338号
电话:0415-6161187、6161984
技术支持:新思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