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神经内三科 王耀
2012年9月到2013年3月我在北京广安门医院进行了为期半年年的进修学习,首先要感谢医院、领导给予我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还要感谢各位同事,是他们的辛勤工作使我安心完成进修学习。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暨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二临床医药研究所)始建于1955年,是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还亲自题词“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以中药、针灸、推拿、康复训练、药治等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为主,辅之以现代化诊疗手段,日平均门诊量7200余人次。
我所进修的针灸科成立于1955年,是全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针灸科之一,为集针灸科、神经内科和康复科三位一体的大型医疗、科研和教学中心,日门诊量达700人次左右。在脑血管病的诊治方面优势明显,卒中病房通过针灸、中药和西医常规抢救治疗及康复相结合的综合诊疗手段治疗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经验丰富,尤其对脑血管病的吞咽困难、二便障碍、痴呆、肩手综合征、足内翻等棘手的致残主症有较好疗效,是国内综合性治疗中风病的权威医疗机构之一。
我在半年期间,主要是在门诊学习工作,师从刘春玲、刘志顺、柏巧玲、王寅、张维等五位老师,有幸得到田从豁、钟梅泉老先生的指导,并在康复病房参观学习,收益颇深。
感受最深的是他们的敬业精神,每人平均每天都有几十位甚至上百位患者来治疗,天不太亮就已经开诊,接诊、看病、检查、治疗没有一丝懈怠,每一步都非常细致入微,有理有据,自始至终患者都非常满意。我不禁想到了近期很多医患矛盾激化的新闻报道,加强医院的维稳固然重要,但实际上我们真正的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及疾病状态给予诊疗及疏导,不仅会得到最大化的疗效,很多矛盾也会防患于未然。
敬业精神不光体现在工作上,也体现在知识的加强和更新上。院里每周都有不同科室及国内外专家的讲座,科里医生每周也都要轮流讲座,对自己对别人都是一种不断地提高。孜孜不倦的学术态度和身体力行让每位医生的理论功底特别扎实,甚至可以说很渊博,这是我们地方医院应该学习的。
无论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是建立在每位员工个体和集体内涵基础上的。
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中,我在针灸及康复治疗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对面瘫、脑血管病、 月经病、卵巢早衰、胃脘痛、下腰痛、耳鸣、亚健康状态等病与症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得到了更新和提高,现在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疗效。
科室建设方面他们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加强门诊专科细分和门诊治疗项目,减轻患者家庭住院负担,减轻病房压力和“统筹”压力,提高收入含金量。
二、康复治疗可以扩大规模及外延。神经三科的卒中单元形式得到患者很大好评,但限于规模和住院政策,一方面效益有限,另一方面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亟需解决。另外,很多医院开展了治未病中心,将体检和亚健康康复治疗(中医在这方面极有特色且百姓有认同感)形成一条龙服务,既满足百姓健康需求又增加两个效益。
半年时间的提高始终还是有限的,我想只有不断在工作中不断努力才能对得起自己的岗位和医生这个称谓,争取能为医院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一些进修的体会只是自身一些粗陋的总结,希望领导和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地址: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山大街338号
电话:0415-6161187、6161984
技术支持:新思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