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一科 赵卓铖
《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写《师说》的韩愈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初读《师说》之时,我满脑子浮现的是一位长者,左手捋须,右手持笔,一副清风道骨的超脱形象,凑巧的是,中学语文课本里的插图和我的想象如出一辙。
然而,韩愈作此文章时年仅三十五岁,任教于国子监。我本人参加工作后多次给中国医大,大连医大的学生代教,如今又作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教学秘书,于是我明白,师者,可以是年轻的。
工作数年,尽管我还习惯每天背着双肩包早出晚归地上下班,习惯查房时像学生一样掏出笔记本记录高年资医生们的经验谈,但我已经慢慢适应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角色转变,从一名需要别人教育的学生变成了要学着教育别人的教师。初闻“老师”的称呼,我吓得脸红,不敢直面年龄和我相差不多的实习医生们。
如今已经泰然处之了。有什么的,老师又不是“老”的师,这是个技术活,和年龄无关。年轻时你不试着把“老师”学得装模作样到有模有样,老的时候又凭什么来指望老马伏骥志在千里呢?就好比18岁的时候得到5岁时钟爱的变形金刚,50岁穿上大学约会时的礼服,东西没有变,感情已不再浓烈。
说到医学教学,总是不可避免地提及现代医学教育的始祖、二十世纪伟大的医学大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初期的“四巨头”之一——威廉姆.奥斯勒。1875年,年仅26岁的奥斯勒就走上加拿大麦吉尔医学院任教,讲授生理学和病理学,他比自己的大部分学生都年轻,但他专业知识丰富,人文教养丰腴,被称为“Baby Professor”,一开始,这只是个戏称,后来变成了尊称。
但谁能想到,奥斯勒也曾是个不良少年,15岁时还曾因辱骂老师和恶作剧被学校开除。拯救他的是哲学家Thomas Carlyle的一句话:Our main business is not to see what lies dimly at a distance, but to do what lies clearly at hand. 他如饮甘露醍醐灌顶,从此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今天,尝试自己喜欢的事,终成一代宗师。
因此,喜欢什么,就去干什么,唯有尝试,才有更多的可能性,但是,一切趁年轻。而身处一家教学医院,教学是一件值得你去喜欢和尝试的事情。
临床是本,是一家医院伟大的根基;科研是帆,是一家医院继续伟大的风向标;教学则是润滑油,是一家医院持续伟大的保证。由此看来,临床教学应该是更伟大更性感更值得令我们直挂云帆济沧海的。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向年资比你高的人学习,向不同专业的人取经。我在定科前的六年轮转中,接触到我院几乎所有科室德才兼备的好老师,她们如今都成为各个科室的带头人,中国人含蓄,喜欢把复杂的事情提炼成抽象的几个字,“教学”到了我院,几经沉淀,我总结为一个“熏”字,老师带你值班,出门诊,收病人,从如何开化验单,为什么要开这些检查,仔细阅读每一张片子,到分析病情变化,针对每个患者制定不同的诊疗计划,直至患者出院,老师的每一言一行,不停的熏陶着我们,如同把一滴水放入临床医疗广阔的大海,令其永不干涸。
然而当我们由一滴水成长为一片海的时候,更要守住一片纯良的宁静。静水流深,闹腾的多为浅海,真正的深海往往蕴含着宁静的张力。从我们的学生那里,我们仍然能有意想不到的新知识新收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次成功的讲座并不值得宣传,一次失败的讲课也无需忧伤,教学,应该是持之以恒细水长流的过程。作为每一个中心医院人,我们更要抓住机会,做一个好老师,做一个好人,让我们中心医院的优良传统不断后继有人,甚至传播到四方。
地址: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山大街338号
电话:0415-6161187、6161984
技术支持:新思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