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一科 邹明阳
从小学到初中好像每学期教科书里都有鲁迅先生的文章,那个时候对于他的文章我很是反感。每一段文字都要在老师的唾沫星子下进行理解,佶屈聱牙,没完没了,一节课下来整个人都感觉头昏脑胀很不舒服。每次考试都会出现关于他文章中的一些名词解释,记得他的《拿来主义》中有“昏蛋”一词,在这个名词解释当中,一奇葩同学是这样答的:昏蛋,昏了以后变成蛋称为昏蛋。可想而知对于他的文章我们除了不理解还是不理解,无奈至极。当时我就奇怪,这样一个怪人为什么要弃医从文?为什么写的每篇文章里都表现出他对当时社会的愤怒和不满?文章当中透露出自己倔强的性格,也能感觉到他的脾气不是太好,他本可以成为一个清秀的、温柔的、幽默的小说家,是什么经历让他能带着批判的色彩舞文弄墨……
最近闲来无事,又重新拜读他写过的几篇文章,想重新了解一下这位怪才。上百度查了一下一些伟人对其的评价。毛泽东: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与革命家。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可见鲁迅先生在伟人的眼里还是至高无上的。
在这里我没想对鲁迅先生有一丝的大不敬,再一次读他的文章理解的会更加深刻一些。也真正能理解先生为什么要弃医从文了,他是一个爱国的士者,他把对爱国的满腔热血和对当时黑暗势力压迫的憎恶全部体现在他的文章里。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他身上带有的那种气节,那种宁死不屈的品质,那种爱国的热忱让我甚是敬畏与敬仰!
地址: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山大街338号
电话:0415-6161187、6161984
技术支持:新思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