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还是一名护生的时候,参加过学校组织的一次人文活动,老师们把六十名学生下放到两个附院,让我们走进病房去关心患者,发现问题,讨论问题。为期两周。
这两周以来,排去适应环境、害羞不敢接触患者的一周,真正去走进病人的其实只有一周。而这一周,懵懵懂懂被患者关心的倒是差不多了。自己什么都没学到就罢了,但我们家里几个孩子,都在干什么人家清楚着呢。
真正临床的护士都愿意尽力去照顾患者,不叫床号,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称呼是我们给予患者最起码的尊重,发药在手,服药到口,积极配合医生及时治疗。更别提我们的基础护理,洗脸刷牙、洗头发、剪指甲、去胶布印、会阴冲洗等等,样样做的漂亮。几乎整个病区的患者都知道自己挂的什么液体什么作用,饮食怎么改,检查怎么做,证明我们的健康教育做的不错。
然而,我理解的真正的人文关怀还不止这些。
对患者的关心不能是粗心的
我们经常犯的错就是在病房或者是治疗室直接跨越消毒好的液体袋口。临床工作繁琐没错,以后独自上临床工作也不可能有老师在后面监督,即使是这样,我们也要先为病人着想,尽量减少感染的风险。而不是为了赶时间直接跨越。
对于摆体位,考试的时候我们会对着对面的那个模拟病人问,需不需要上厕所,现在这样舒服吗。对面那个人会回答你,不需要,舒服。但临床上他舒不舒服我们要自己去看。尽量在他病情允许的范围内给她一个舒服的姿势,不到一分钟,他舒服,你也开心。之后再去查对挂液进针。
对患者的关心不能是机械的
我们在收病人的时候,姓名、年龄、体重、身高、体温和血压要测、学历、婚姻状态、三史等等了解完之后尽量多去沟通,不能以为填完护理记录单首页就能得出心理未见异常这个结论。有些人天生乐观,有些人天生多愁善感,生长环境决定他的性格和知识储备。多去沟通才会了解他的想法。我的老师说临床还是应该多在床旁,去沟通,才会让他们有家的感觉,才会更加积极治疗,疾病才能转归。
对患者的关心不能是虚假的
很多患者身体有一点不舒服就能把这点疼痛放大无限倍并坚信与现治疾病有关,是因为焦虑;有些患者中午吃完的药晚上解大便又出来了,害怕自己肠道不正常,是因为健康教育不到位,可能那是个缓释胶囊。释放了能量之后又完整回归大自然是它的宿命呢。我们既然去做了,就一定要做好。你主动去说,会让他心里的石头早一点落地多好呢。
要感同身受很难,但有些护士能够做到。希望自己只要在这个行业就能坚持做到这些小事。小事虽小,坚持下去就是大事呢。
地址: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山大街338号
电话:0415-6161187、6161984
技术支持:新思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