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医院
返回首页
菜单
病例·分享 | 丹东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介入团队成功完成一例无血管残端的颈动脉闭塞急诊开通
浏览:(5671) 发布时间:2023-5-24 15:38:44

近日,一名中老年男性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意识不清,跌倒伴右侧肢体活动不能,由120送至我院急诊。神经内科徐杰医生第一时间对患者评估与查体发现:NHISS评分25分,GCS评分6分,昏迷状态,查体不合作。双眼向左侧凝视,右侧肢体肌力0级,右侧肢体病理征阳性。查体与磁共振结果相符合,考虑急性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再向孙明主任汇报后决定急诊行介入取栓术。

“时间,即是大脑”。对于急性脑梗的病人,随着时间的延长,梗塞病人的病情快速进展,缺血的脑组织4-6分钟即出现无法挽回的损伤,缺血10-15分钟,脑缺血的面积就会快速增大。所以,面对这样的病人,每争取1秒钟,就多一点生的希望,多一点康复的可能性。

我院为患者开通急诊绿色通道,以最短的时间把患者送入手术室,造影后发现闭塞的血管没有残端,姜永宁医生通过丰富的手术经验,迅速将导丝置入患者颈内动脉,造影后发现发病的罪魁祸首——血栓,决定先行血栓的抽吸(即通过吸引的方式,吸出血栓)。同时为防止血栓逃逸,姜永宁医生选用球囊穿梭技术进行抽吸,使患者的远端血管再通。此时造影仍可见颈内动脉近端存在严重狭窄,随时有可能再次闭塞从而使病情加重。姜永宁医生将血栓清理干净后,用球囊对狭窄血管进行扩张并植入支架解决了血栓的根源—颈动脉分叉处的严重狭窄。术后复查脑血管造影,见左侧颈内动脉显影,血管达到TICI3级再通(最佳)。

经过不到90分钟的手术,患者术后NHISS评分下降至3分,右侧肢体肌力5-级。病情明显好转,神志清楚,仅存在右侧肢体的轻微欠灵活。

术前颈内动脉闭塞,未见血管残端

术后血管再通,管腔基本恢复,远端血流良好

血管内抽吸出来的血栓

术前磁共振与术后24小时复查头CT对比


2022年该团队姜永宁副主任医师在孙明主任的全力支持和指导下全面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介入的各种手术方式: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椎动脉支架植入术、颈总动脉支架植入术,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术、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以及相关血管的急诊取栓,慢性血管闭塞开通等囊括全部血管直径在2mm以上的脑血管介入术式。其中大脑中动脉M2段重度狭窄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在国内领先,该手术风险极高,极易出现血管破裂出血及血管的闭塞风险。基底动脉的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术则稍有不慎患者就会出现植物状态甚至死亡。该团队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克服种种困难,独立完成所有困难手术操作,完全达到了预期手术效果。

姜永宁医生本人在参加东北赛区神经介入手术比赛中也获得了东北赛区第三名的好成绩。



大脑中动脉M2段(血管直径2mm)的支架植入手术



基底动脉(分支血管非常重要且众多)的支架植入

该团队主办省级神经介入继续教育培训课程,与省人民医院臧培卓院长团队、盛京医院喻博主任团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心国教授团队共同为省内神经介入领域的专家同道授课,使整个辽宁省神经介入水平整体得到提高。同时主办三项市级神经介入领域继续教育课程,把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推广到基层,为丹东市各县级地区百姓服务。正在进行国家级科研项目两项,市科技局科研项目一项,社科联科研项目一项。

新的一年,该团队再次起航,在神经介入领域屡创佳绩。

大脑中动脉M1末端闭塞开通

取出的栓子

该团队在择期手术方面继续做好现有术式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技术水平,应用新的手术方式使患者得到最大的获益。

自膨式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

术后患者盗血症状消失

颈总动脉血管极度迂曲

迂曲路径下的颈动脉支架植入,支架植入术后血管狭窄明显改善

2023年神经内三科将继续砥砺前行,在继续和省内专家团队合作的同时,与吉大一院王守春主任(中国介入神经病学副主任委员,全国全国神经介入专家组组委)团队合作完成国家级课题项目。开展省级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为丹东市地区培养神经介入领域人才。未来丹东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医疗护理团队将继续以前沿的技术手段及扎实的技术功底,在神经介入急诊取栓、慢闭开通,超早期的静脉溶栓,神经重症的治疗,康复与护理等领域,更好的服务于江城脑血管疾病患者,用我们的双手守护一方百姓健康。

地址: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山大街338号

电话:0415-6161187、6161984

技术支持:新思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