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医院
返回首页
菜单
病例·科普 | 浅谈颈动脉狭窄神经介入治疗
浏览:(7122) 发布时间:2022-8-31 13:17:06

全球每年有6500万人新发脑卒中,其中80%为缺血性脑卒中,而这中的20%由颈动脉狭窄所致。大于65岁人群中约有1%的人口罹患。大多数为无症状,一旦出现即致残、致死,具有高发病率、隐匿性、突发的致死、致残特点。

1953年De Bakey教授开展了全球首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1979年Klaus Mathias教授开展了首例球囊扩张术治疗颈动脉狭窄,1989年他又成功的开展了全球首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随着神经介入术者经验的丰富和介入材料的进步,颈动脉支架和颈动脉内膜剥脱得到了专家推荐和患者认可。

哪些人适合行颈动脉支架呢?

无症状血管管径狭窄程度≥70%;

有症状血管管径狭窄程度≥50%;

血管管径狭窄程度<50%,但有溃疡性斑块形成;

某些肌纤维发育不良,大动脉炎稳定期有局限狭窄;

支架术后再狭窄;

急性动脉溶栓后残余狭窄

哪些患者优先选择颈动脉支架呢?


1.解剖或血管条件不利于进行 CEA 或手术搭桥者(严重的串联病变伴重度狭窄;继发于肌纤维发育不良的颈动脉狭窄;对侧喉返神经麻痹;颈部放疗史或颈部根治术后;CEA术后再狭窄;外科手术难以显露的病变,颈动脉分叉位置高、锁骨平面以下的颈总动脉狭窄)。

2. CEA或搭桥手术高危患者:高龄(>80岁)、心排血量<30%、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三/四级)和或已知的严重左心功能不全、6周内需行开胸心脏手术、近期(4周以内)发生心梗或不稳定心绞痛(加拿大心血管协会分级三/四)、严重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1秒用力呼气量 FEV1<20%)、对侧颈动脉闭塞、颈动脉夹层以及假性动脉瘤。

神经内科三病区姜永宁在颈动脉支架治疗方面经验丰富,手术规范,极大的减少患者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同时对复杂的颈动脉支架手术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颈动脉起始部斑块形成重度狭窄

支架术后血管完美成形,恢复正常结构

显影支架形态、贴壁完美,极大减少了支架再狭窄的发生

复杂迂曲血管的颈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

迂曲血管支架定位精准,管腔成形完美

支架显影贴壁良好,支架形态完美

神经内科三病区所有医护人员在孙明主任的领导下,继续努力专研业务,开展超早期静脉溶栓、机械取栓、择期支架植入治疗,为江城百姓脑血管病的系统化、规范化治疗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址: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山大街338号

电话:0415-6161187、6161984

技术支持:新思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