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疼痛微创手术治疗
发布时间:2023-8-9    阅读:1509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癌痛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评估方法、药物治疗和微创治疗,重点阐述了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内脏痛的微创治疗方法,包括神经阻滞或射频,神经调控技术和神经靶控输注,如三叉神经射频、舌咽神经射频、脊神经射频、胸腰交感神经等内脏神经阻滞及射频的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技术操作要点,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防范和处理等,并对目前较为流行的粒子介入治疗及肿瘤消融的适应证及使用规范进行详尽的介绍。以期使癌痛治疗具有更对的选择性更好的疗效,使癌痛治疗患者利益**化。本书可作为临床实践操作的指导书,根据书中的技术操作规范、技术路径,可使实践者的技术操作更为规范,并易为从事疼痛相关诊疗的初学者所掌握,也可为疼痛专业医生的技术进一步提高和规范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万丽,女,1970年12月23日生,50岁,中共党员,学科带头人,临床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央组织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导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华疼痛学会临床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行政科主任,癌痛亚专科组组长。广东省及广州市疼痛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200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同济医科大学)临床麻醉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工作,2012/01 –2014/7,公派至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圣路易斯分校(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in St. Louis, School of Medicine)疼痛瘙痒研究中心(Pain Center Center of Study of Itch )做博士后研究,从事慢性疼痛与瘙痒的细胞分子学机制及相互关系研究等。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行政科主任。从事临床麻醉与疼痛一线工作25年,专职疼痛工作6年,承担五年制、八年制及留学生(麻醉及疼痛学课程)课程教学多年。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9名,已毕业5名。培养博士后研究生1名,已出站,并受聘就职于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项。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著30余篇,以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担任国家疼痛专业质量控制中心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届疼痛学专业委员会神经调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委员头面痛学组委员,副组长;中国女医师协会疼痛女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疼痛科管理专业委员会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癌痛规范化诊疗联盟主任,广东省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疼痛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广东省神经科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疼痛学杂志》编委,《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委,获得第四届羊城好医生,2018年广东省优秀临床科主任。

作者:万丽、肖礼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开放时间
工作日
上午08:00--11:30 下午01:00--4:00
法定节假日开放时间详见图书馆通知
关注我们
微信二维码
医院地址: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人民街70号 Copyright丹东市中心医院(图书馆)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新思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