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骨科领域大量指南共识相继发布,为骨科医生提供了详细权威的临床指导。图书馆对2024年度骨科领域发布的部分指南、共识进行梳理,力求为广大骨科医生提供更便捷的骨科指南共识全文。
01肩关节周围炎针刀临床诊疗指南
该指南立足于国内外针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研究成果,参照国际临床实践指南制订方法,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评价,通过国际推荐的评估、制定与评价系统建立证据分级体系,经相关专家论证后形成了有证据级别及推荐意见的《肩关节周围炎针刀临床诊疗指南》,该指南涵盖了定义、诊断及针刀治疗等内容,以期为安全、有效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 点击下方,查看全文
02脊柱外科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临床实践指南
本指南用GRADE 系统,对所收集循证医学证据分为三级:A 级,高质量,荟萃分析、系统综述、多中心临床研究、国际临床指南/标准、大样本队列研究(大于100 例);B 级,一般,病例对照研究、小样本临床研究(少于100 例)、专著;C 级,低质量,病例报道、临床经验、观察性论点、专家评论。指南的推荐等级由指南制定专家组通过德尔菲法函询方法,确定为高、中、低三种推荐强度。推荐强度的确定除了循证医学证据外,还要考虑医疗效率、患者偏好、医院分级与地区差异、医疗经济效益和可行性。
↓ 点击下方,查看全文
03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 患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第2 版)
该共识从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 患者的流行病学背景开始论述,对其常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标准、药物及手术治疗方法,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 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职业暴露、注意事项,以及研究方向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讨论。
↓ 点击下方,查看全文
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 患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第2 版)
04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2023 年版)
项目组进一步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分级体系,构建CSM 中西医结合诊治的临床关键问题,并广泛征求国内中医骨伤科、脊柱外科、中西医结合骨科、康复科、循证医学等领域专家意见,制定《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并通过全国中西医结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核。
↓ 点击下方,查看全文
05脊髓融合术理念在脊髓损伤的诊疗方面的专家共识
通过文献研究、临床试验和多轮会议讨论,首次系统阐述了SCF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和术后康复治疗,以实现该技术的合理化和规范化应用。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标准化的指导,促进了SCF技术的临床实践推广和应用。
↓ 点击下方,查看全文
06钙剂预防成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实践指南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我国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疾病和经济负担。预防是减轻原发性骨质疏松疾病负担的重要手段。钙元素作为维护骨健康的基本元素,在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中有重要作用。
↓ 点击下方,查看全文
07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为了规范临床医生对NONFH 的预防、诊断和辨证论治,本专家共识制定工作组邀请全国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家和方法学专家共同参与,借鉴循证医学指南制定的方法 ,通过广泛搜集国内外中西医结合防治NONFH 的研究成果,在进行系统评价及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系统 评估当前证据后,再通过多轮专家论证,汇集群体经验和智慧,制定了有证据级别及推荐意见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 点击下方,查看全文
08成人桡骨远端骨折诊断与治疗循证指南(2024)
指南制订的目的:规范我国各级别医院桡骨远端骨折的诊疗流程,帮助临床医生在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改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伤后生活质量。
↓ 点击下方,查看全文
09髌下脂肪垫损伤针刀临床诊疗指南
目前国内外尚无IFP针刀临床诊疗指南,本工作组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支持,组织国内临床医学专家、方法学专家和循证医学专家等共同参与,对髌下脂肪垫的定义、诊断、鉴别诊断及针刀治疗的具体内容进行阐述。本指南对于指导临床医师安全、有效地运用针刀治疗IFP具有重要意义。
↓ 点击下方,查看全文
来源:金榜题名 谈骨论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