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疼痛微创手术治疗
作者:万丽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ISBN:9787302618034
编辑推荐
癌症疼痛是顽固性疼痛,可以用微创技术解决.
内容简介
全书从临床实用角度出发,系统梳理近年来癌症疼痛的发病机制和诊疗现状,重点介绍癌症疼痛神经阻滞和射频毁损术,癌症疼痛内脏神经毁损术,癌症疼痛椎体成形术,癌症疼痛自控镇痛,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癌症疼痛脊髓电刺激术,以及粒子植入和肿瘤消融术等微创技术;并对每种微创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操作要点,并发症及处理原则等进行详细描述,帮助临床医生提升对癌症疼痛的理论认识和治疗水平,使其微创技术操作更具规范性,规避相关的治疗风险。本书可为疼痛科、肿瘤科、介入科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万丽,女,1970年12月23日生,50岁,中共党员,学科带头人,临床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央组织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导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行政科主任,癌痛亚专科组组长。广东省及广州市疼痛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200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同济医科大学)临床麻醉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工作,2012/01 –2014/7,公派至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圣路易斯分校(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in St. Louis, School of Medicine)疼痛瘙痒研究中心(Pain Center & Center of Study of Itch )做博士后研究,从事慢性疼痛与瘙痒的细胞分子学机制及相互关系研究等。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行政科主任。从事临床麻醉与疼痛一线工作25年,专职疼痛工作6年,承担五年制、八年制及留学生(麻醉及疼痛学课程)课程教学多年。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9名,已毕业5名。培养博士后研究生1名,已出站,并受聘就职于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项。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著30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担任国家疼痛专业质量控制中心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第一届疼痛学专业委员会神经调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委员头面痛学组委员,副组长;中国女医师协会疼痛女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疼痛科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癌痛规范化诊疗联盟主任,广东省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疼痛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广东省神经科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疼痛学杂志》编委,《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委,获得第四届羊城好医生,2018年广东省优秀临床科主任。
部分目录
第一章癌症疼痛概述
第一节疼痛及癌症疼痛的定义
一、疼痛定义
二、癌症疼痛定义
第二节癌症疼痛流行病学
第三节癌症疼痛发病机制
一、癌症疼痛产生的分子学机制
二、癌症疼痛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三、癌症疼痛的病因学机制
第四节癌症疼痛评估
一、癌症疼痛的评估原则
二、评估内容
三、疼痛范围的评估及分级
第五节癌症疼痛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一、癌症疼痛患者的健康教育
二、癌症疼痛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
第六节癌症疼痛治疗原则
一、病因治疗
二、药物治疗